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谈运用“冰山”隐喻开展中职学校班级管理

2020-01-2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王逸晨 本文字数:2529
  [摘           要]  中职学生通常有着自卑感较强、情绪管理能力较低、自我约束力较弱等心理特点。在学生管理中,如何满足个体的渴望,使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心中的行为准则,促进学生自主性、自制力和自我负责,,是中职班级管理值得探讨和实践的领域。从三个方面来简要说明如何运用冰山理念开展班级管理的途径。
  [关    键   词]  “冰山”隐喻;中职;心理特点;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206-02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殊性不仅仅体现在这一求学阶段学生的发育发展特点,同时还体现在其学习动机、情感及意志个性等心理发展方面。这一时期,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时期,学习由义务教育转向职业教育,个体的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转向以就业为主。一般而言,在学业表现上,中职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有不同程度的挫折经历,成绩与高中生相比不尽如人意。而更显著的差异是在学习动机、情感及意志个性等方面,具体表现是教学中学生根本不听课或者听不懂课,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困难重重;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育和管理的难度很大,学生经常出现各种违纪现象甚至违法。如何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开展班级管理,培养社会需要的中等技能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中职学校班主任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萨提亚的冰山隐喻
   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家庭治疗流派的创始人,国际知名心理治疗师,她提出家庭治疗中如何理解人的一个重要理论——冰山。这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它是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①(见左图)。
   个人,从冰山的各个层面进行,包括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七个层次。
   二、中職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自卑心理较重
   中职学生大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成绩不理想,多是学困生,或是中考失利的孩子。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常常被现有的以成绩评价为主的学校或社会评价体系视为“后进生”,这类的偏见,加上家庭教育的不当、同学间的漠视等等,很少能得到来自教师的欣赏和赞扬,得到家长的认可和鼓励以及同龄人的欣赏、认同。因此,他们往往自我价值感比较低。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歧视,有“破罐破摔”的思想,厌学严重。
   (二)情绪管理水平较低
   在中职学生十多年的发育、成长过程中,与普通高中学生一样,经历了父母对他们的高期待、失望、调整心态、调整人生发展导向的过程。与此同时,中职学生在不断的学业挫折、人际挫折等等磋磨中,对自己是谁、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等等,有一个逐渐萌生、曲折发展的认知过程。父母的失望、自身期待目标的落空、同侪间的冷落、对前途的迷惘等等因素,往往引发中职学生愤怒、沮丧、难过、失望、无力感等等多种消极情绪产生。而这些情绪又因为青春期少年的身心发展的不同步,显得格外明显。一般外化为以下一些行为特征:情绪不稳定,高兴时做什么都好,不高兴时什么都不想做,哪怕知道应该做的也不做;情绪起伏大,对自己要求不高,经常不顾及所处环境的规则要求,不考虑周遭他人的感受,任意而为。极端表现为在校内时有逆反行为,与代表着现有规则或权威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进行对抗。
   (三)比较缺乏责任感,自我约束力较差
   职校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是少年向青年的过渡的“暴风期”[1]。家庭一贯的教养模式,使他们自我负责的能力较弱。中职学校学生一般都是首次离开父母,寄宿在学校。学生中的独生子女占有很大比例,由于父母在家中对他们的百般呵护,这些学生的独立生活和自理能力较差,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生理上开始成熟,荷尔蒙开始作祟,青春期性萌动开始发生。有时也会有以性作为发泄情绪或问题的一种方式,不虑及自己行为的后果,也承受不了自己行为的后果。
   三、“冰山”贯穿班级管理的具体途径
   使学生最终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人,一个独立、自主、自我负责的人,是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的终极目标。打从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以来,人都拒绝为自己的生活做主,也不肯承担责任[2]。中职学生的成长过程,即是一个班主任教育、帮助其从内心生发外界所要求的责任感、自制力和自主性的过程。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渗透心理学理念,深刻认识到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有着自己独有的行为、感受、想法、期待、渴望、自我的一个完整的人,运用冰山理念开展学生管理,补足其缺失的被爱与被看见、被接纳与被欣赏等人所必需的心理营养,就像一粒种子、一棵树苗,营养充足,自然向好而生,向光而生,健康茁壮。为此,笔者在以下几方面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一)“冰山”隐喻工具的引入
   在笔者看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利用班会时间,将萨提亚模式的“冰山”隐喻理念作为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有效工具传授给学生,使其了解,认识一个人,不能单单从他外在的、可观察到的行为表现、应对模式去判断、评价他,还应该从他的行为和应对背后的感受、想法、期待和渴望去理解这个人。通过多个小团体的心理学游戏,让学生领悟到不同的心理感受,可能有相同的应对模式或行为方式;相同的心理感受,外在的行为表现也会大相径庭等等。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