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穆念红 本文字数:2877
[摘 要] 招考制度是教育体系的基本制度,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我国海峡两岸的招考制度同属考试竞争型,研究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招考制度发展中的经验做法,对两岸高等职业教育招考制度的交流和借鉴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094-02
高等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大陆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体制机制,尤其在招生考试制度上,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提出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13〕3号)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方式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同时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一系列文件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拓宽学生求学的上升通道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引导,推动了高职院校开启招考制度改革的新尝试。
招考作为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有学者通过比较分析,将各国高校的招考制度归纳为四种不同类型:以加拿大为代表的升学型,以美国为代表的基准甄选型,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格认定型,以我国大陆、台湾地区等为代表的考试竞争型[1]。不同类型的招考制度在招考方式、过程及录取标准等方面各有特色,差异明显。我国台湾地区和大陆的高等职业教育招考制度同属考试竞争型,研究和分析台湾地区招考制度,可从中总结经验、加强交流和学习。
一、台湾高等技术职业教育概况
台湾高等技术职业教育招考制度的发展基础是其完善的技术及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体系。在台湾,技职教育曾经缔造了“经济奇迹”的美誉,并成为职业教育发展改革中的典范,台湾技职教育分中等技职教育和高等技职教育两阶段,拥有从国民中学、高级中等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到研究所硕、博士班的完整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平行发展且能左右沟通。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研发科技为目标,包括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专科学校依学业年限分二专及五专两种,分别招收高职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生源則来自高中毕业生、高职毕业生、专科毕业生,大学毕业生或各类同等学力者。截至2016年,台湾共有专科学校13所,学生95435人。公私立科技大学共计59所,技术学院15所,合计共有大学生502429人,硕士35395人,博士3343人。[2]
二、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招考制度的现状及特点
1954年前,台湾地区并没有统一的大学考试制度,各高校自行组织实施考试招生工作,由于没有统一的考试机构和考点,学生需要往返在各个报考学校,学校则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组织招考工作,造成学生、学校双方负担加重,增加了各项资源的重复浪费,,也引发了社会大众的不满。1954年,联考制度应运而生,随后,各高等院校陆续参加联合招生,联考制度逐步完善,最终实行统一命题和招生,学生先考试后填报志愿,由报考院校择优录取,由此开启了长达四十多年“一考定终身”的精英教育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以简单高效、相对合理的特点获得了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3]。然而,随着教育反思活动的深入推进,联考制度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影响日益突出,20世纪80年代起,围绕联考制度的探讨愈发激烈,最受大家关注和诟病的便是“一考定终身”的方式极易忽略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使得学校和学生、家长等过度聚焦于智育表现[4],学校教育以考试升学为主旨,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一味追求高分数,学习应对考试的知识和技巧,个性发展无从而言,也背离了教育实施的初衷。
2001年,在各方提议下,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决定改革高等技职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提出规划多元入学方案,这反映出台湾社会对联考制度的极大省思[5],为减少学生和学校的负担,回应社会对招考制度改革的意见,技专校院多元入学改革正式实施,措施包括整合招生渠道及考试科目;调整考试方式等[6]。随后,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多元入学招考制度经过多次调整和精进,显示出有别于普通大学招考制度的特点。
(一)招考分离,增强学校自主权
台湾高等教育联考制度下的招考事宜最初由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负责,具体对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各项事务进行研究并办理相关服务。2002年实行考招分离制度后,高等技职院校入学考试与招生工作由不同单位负责。其中,考试相关工作由技专校院入学测验中心承办;招生事务则由招生委员会办理,招生委员会根据教育行政部门每年提出的招生计划,制定当年计划并公布相关规则,各校根据招生计划开展自主招生工作。台湾教育行政部门不对大学招考行使直接控制权,实行考招分离,下放管理权,无疑给了高等院校充分的自主权,有助于高校根据需要开展教育工作,并发展自我特色[7]。
(二)入学渠道多元,注重技能考查
台湾地区实行大学与技职院校分别招考制度,即与普通教育一样,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也有独立的高职考试招生制度,台湾高等技职院校主要招收高级中等学校的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台湾地区“立交桥”式的高等教育体系为考生提供了交叉入学途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学生均可通过参加考试,选择适合的高职院校。
总体上,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入学途径包括考试分发入学制、甄选入学制、技优保送入学制。普通高中生参加学科能力测试后由学校根据标准办理分发入学,学科能力测试科目包括语文、英语、数学、社会和自然科学五门,成绩用于检测学生是否具有接受大学教育的基本学习能力和知识,为学校提供学生学习的基本信息,也作为甄选学生的参考依据。职业学校的学生则可以先参加统一入学测试,统一入学测验的科目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和专业科目一、二,五门科目的考试分数比例为1∶1∶1∶2∶2,统一入学测验更加突出对学生专业素质和技能的考察[8]。此外,技职院校也可在“统一入学测验”的基础上,对所有考生进行“推荐甄选”。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可免试入学,不再参加统一入学测验。这种多样化的入学方式满足了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考虑到了学生的不同基础和专业志向,有利于学生适才发展,同样,也凸显了不同学校的选择要求,提高了学校招生工作的自主性,对台湾高等教育的快速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