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大数据技术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的创新路径探索

2020-02-0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陈健云 徐强 李静 本文字数:2647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行业的大数据时代即将来临,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愈加重要的作用,其能起到的实效也日益明显。但是客观地说,现阶段的大数据技术,其在教育中的实践应用情况尚处于开发起步阶段,虽然理论层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雏形,但是其实践经历却令人难以满意。大数据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研究力度和深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推动大数据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价值,发挥优势作用。立足于实践研究,通过对以往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汇编、分析,对数据的内涵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并融入各类调查研究方法,对大数据在学习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定量分析,对相关资源进行必要性整合,探索其在差异化教育和教学策略制定等工作中的实际功用。通过对以上现状的分析探索,总结目前高校课堂教学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结合大数据的技术背景提出有建设性的路径建议。
  [关    键   词]  大数据;高校教学;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150-02
   一、大数据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发展背景
   现阶段,大数据对高校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模式方面,由过去较为传统的依托经验开展教学活动转变为依托大数据的技术开展教学活动;(2)教育过程的基本理念,由以往依托于教师开展的集体式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差异化教育。当今世界,各国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和现状都不尽相同,研究成果方面各有千秋,研究水平也各有不同。
   (一)研究主要领域
   目前的社会发展现状之下,大数据在教育领域已经牵涉了许多方面的研究工作。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广泛应用对网络教学模式的实现大有裨益,与此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量化地评价学生的行为和教育状况。大数据额外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探讨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策略间的相互关系,在关系的变化中找到学生成绩的变化规律。这种方法有效避免了“唯分数论”的教学评估理念,也帮助学生建立了新的成绩提升方法及思路。通过不同教育主体间的有效互动,对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制定有针对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策略,为个性化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1.大数据对教学过程的影响
   众所周知,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天分和不同的学习习惯,针对以上种种不同之处,教学策略中也要制定差异化的引导方式,本着有教无类的总体设计思路,结合不同的状况因材施教。以往通过对网络教学的数据进行收集、测试,教师可以探索学生各自偏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与此同时,可以在学生考试的过程中进行动态监测,教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在大数据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教育工作者也要适时敢于突破现有的制度藩篱,敢于创新,不能紧紧固守于传统,一味追求不出错误。通过大数据基础上的分析,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能够更加精确地理解学生在学习内容方面的不足之处,这有助于学生建立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的实际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大数据的手段适时加入一些测验、监测来时刻督导学生的学习效果。
   2.大数据对个性教育的挖掘
   大数据为个性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坚实的資源保障,对每个学生进行行为的动态监测也具备了更加深厚的系统基础。为了营造充满个性化的教育环境与教育氛围,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指导教学活动,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学习和学业生涯之中。同时,可以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对课程前的准备工作、学生的资质和能力水平都能够进行精确的定位和评估,通过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这些现状都是在大数据没能充分普及的年代难以想象的,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学可能性。
   及时对个体的行为进行观测、记录,可以起到深入一线、获取一手资料的良好效果,通过对以上的数据和资源进行整合分析,能够更好地解读在这一过程中的学生状态和性格特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动态观测的过程中,教师一定不能够让学生察觉到,学生需要在被动的、无意识的状态之下接受观测才有意义,所以这里也涉及一些尖端技术和理念的实践应用。对教师来说,应当更加强化自身的教学策略针对性,不断摸索教学课堂的实际过程,深入了解学生在课堂中和课堂外的总体表现。通过大数据的力量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学习,对已经实现充分掌握的知识点,可以采取选择性跳过,对经常掌握不甚牢固的知识点,则可以进行巩固强化,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系统性的强化可以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
   二、大数据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一)立足根本,改善学习成绩
   大数据技术应用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学生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效。但纵观学校目前的评价标准,许多的教育从业者对结果格外的关注,常常采取“唯成绩论”,只是将刻板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品质高低的唯一指标,这就导致考试、作业之风盛行,而许多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更加重要的因素被选择性地忽视了。通过大数据方式的运营,这些原本就非常重要的信息和资源就放到了教育从业者的显微镜下,,看得更加的清晰透彻,并能够以此为依据,制定具有个性化的服务。在技术层面上来说,大数据能够充分评价、深刻分析学生的动态行为,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活动的效果,避免教师像过去一样仅仅依托经验来对学生进行判断和评价,反而把数据作为评价学生近期动态最为关键的标准。通过长此以往的坚持,教师能够改变以往依赖主观感知的问题,从大量的数据中找到教学活动的规律脉络,更好地优化自身现有的教学过程,发掘学生行为和其内在本质特征的必然联系,帮助学生根本性地改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成绩。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