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基于吉鲁批判教育学的高校教师角色新认识

2020-02-0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孙辉 郝振君 本文字数:2467
  [摘           要]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角色出现迷失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师角色的虚化和泛化。美国教育学家吉鲁提出教师应该是转化型知识分子,为重新认识高校教师角色提供了新视角,由此,高校教师应该是解放学生思想的启迪者、打破文本权威的教学者、善于引导沟通的对话者以及跨越边界的改革者。
  [关    键   词]  高校教师角色;吉鲁;批判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170-02
   教师角色多元化已成现实。在多元化的角色丛中,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时甚至无所适从。高校教师既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还要承担科研工作,有些教师还要负责管理工作。如何扮演好各种角色,平衡各种角色的要求,确实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很多高校教师在多样化的角色之下,已经开始出现迷失现象。
   一、我国高校教师角色迷失现状及原因分析
   教师角色,,即指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为实现与其身份、地位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所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期望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一)我国高校教师角色迷失
   1.高校教师角色虚化
   相较于其他职业,教师的工作具有特殊性,教师的工作不会因一次考试的结束而终结,也不会因某阶段学习教育的结束而终结,并且教师的工作边界比较模糊,在时间、空间上都逐步扩张,但在功利主义思想的侵蚀下,社会关注的是教师的工具价值、经济价值,家长则更多地关心教师的升学价值、应试价值。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一直都存在着把教师当“神”看的倾向,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又有把教师当“完人”看的倾向,在社会对教师完美无缺的角色期待中,高校教师的形象也不断被美化,“典范”“楷模”“权威”等赞誉不仅仅给教师带来了闪亮的光环,更为他们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他们作为个体“人”的真实存在就逐渐被忽视了,其角色不断虚化、失真。
   2.高校教师角色泛化
   无论是从历史传统,还是从社会现实来看,社会对教师角色的定位颇为复杂,包括但不限于:承载感情的严父、慈母、朋友型教师,强调牺牲奉献的园丁、蜡烛型教师,精于专业的学术型教师。学者谢安邦也指出,现代大学的教师所扮演的角色非常复杂,有知识分子、批判者、管理者、教育者、研究者、行政人员、顾问等。
   诚然,教育事业具有特殊的神圣性,以此強调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这种形象只是外界对教师的要求,可能只会导致教师进退两难,自我角色迷失。在此基础上试图厘清教师作为“职业”角色的特殊性,难免南辕北辙。
   (二)我国高校教师角色迷失的原因
   1.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过高
   社会对教师过高的期待为教师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并且,社会对教师的种种期待往往指向不同,甚至背道而驰,培养具有批判精神的学生和培养循规蹈矩的学生等相互冲突的要求必定无法同时得到满足,进而使教师陷入迷茫。
   对教师个体来说,当角色的实际表现与其期望值渐行渐远时,往往会产生自我效能感下降、情绪低落的后果;对教育事业、科研工作来说,教师消极的心理状态会反映在行动上,长此以往,教师教学活动、科研工作等的低效、无效甚至反效后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应该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给予教师更多人文关怀,对广大高校教师的生存现状、发展困境进行研究,帮助高校教师群体实现个体价值,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发展。
   2.工作环境压力大
   教师的心理压力是导致教师角色迷失的最直接原因。首先,学校和社会较多追求效率,较多关注教师的工具价值,除了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高校教师要应对各种各样的考核、评比。其次,高校教育教学的变革对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搞好教学和做好科研的双重压力使不少高校教师难以适应,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最后,与其他职业相比,高校教师的工作强度和付出与他们得到的物质报酬和社会地位仍然不对等,现实问题同样增加了教师的压力。
   高校教师应该从不必要的工作和能够被技术手段所代替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将被浪费的精力投入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中,缓解由不合理工作内容所带来的压力。
   二、理想的高校教师角色:转化型知识分子
   吉鲁(HenryA.Giroux)是美国当代批判教育学的重要代表,提出了“边界教育学”的理论,他认为教师并不只是经验的传递者,而是知识分子,是文化工作者。
   (一)什么是转化型知识分子
   吉鲁对知识分子的定义借用了HerbKohl的观点,认为知识分子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他们为批判、思考以及创造人类文明而存在。他进一步将知识分子分为四种类型:批判型知识分子、适应型知识分子、霸权型知识分子、转化型知识分子。吉鲁认为,转化型知识分子首先要具有自省的能力,更要将思想与行动相结合,即兼具批判的意识和能力,并将这种意识和能力应用于社会行动之中,身体力行地改变不平等现象,以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与自由。
   (二)作为转化型知识分子的高校教师
   吉鲁将教师的角色不仅定位在知识分子上,而且进一步要求教师成为能够引导价值观念、转化社会结构、建构社会理想的转化型的知识分子,这意味着教师必须培养自我反省的能力和批判性精神。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