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荣司平 本文字数:2667
[摘 要]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专业教学的新要求,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高校“课程思政”要抓住关键环节,包括提高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养、找准“课程思政”契合点、注重“课程思政”的经验交流和示范效应、建立“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
[关 键 词] 高校;课程思政;关键环节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094-02
2017年12月,习近平總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高校中,这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做法就称其为“课程思政”。对广大专业教师来讲,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是长项,而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则不见得得心应手。但是,抓住“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就是抓住了“牛鼻子”,定会事半功倍。
一、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打铁还需自身硬”“育人者先要自育”。在教学科研的压力下,高校教师的主要精力倾向于放在自身的专业建设上,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长期得不到提高。特别是部分教师还患有“政治冷漠”症,“两耳不闻窗外事”,沉浸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国际国内形势不关注、不关心。造成部分教师在专业上是专家,在思想政治上是“侏儒”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还有教师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只要自己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做守法公民,不犯思想政治上的错误就行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两课”教师和组织、领导的事情。这显然忘记了自己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的教育责任。专业教学仅仅是教师职责的一部分,立德树人是一个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这样的专业教师不可能真正开展“课程思政”,即使迫其开展,必定是“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效果可能还是负向的,可能引起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反感。所以,“课程思政”的第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提高专业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途径主要有两个:组织途径;个人途径。
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高校党组织在提高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素养上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一责任可以通过三个举措实现:(1)思想政治专题培训;(2)解压减负创造条件;(3)各司其职明确责任。第一个举措主要是解决专业教师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专题培训,使专业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第二个举措主要是通过组织途径制度化地解决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压力过重问题,为广大专业教师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留出时间和精力。第三个举措是组织要对专业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提出明确要求,进行监督检查。
组织途径仅是从外部发力,提高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关键还是内部因素,主体还是教师自身。个人途径主要包括两个:(1)教师关注点的合理分配;(2)提高政治敏感度。不可否认,专业教师的主要精力仍然是在其专业领域,但是主要精力不等于全部精力。专业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关注点从专业领域转移一部分到政治生活领域。正确对待专业研究、教育教学和政治生活的关系。专业教师要提高政治敏感度,时刻反省自己开展教育教学的政治方向是否正确。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所说的,“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通过组织途径和教师的个人途径,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思想政治素养过硬的师资,不仅无法开展“课程思政”,甚至不能确保教育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找准“课程思政”的契合点
“课程思政”不等于“专业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让专业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更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学“两相害”“两耽误”,而是要实现“两相宜”“两促进”。要实现这一目标,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学的契合点是关键。“课程思政”并没有改变专业课程的自身属性和基本任务,专业课的基本任务仍然是传授专业知识、形成专业技能、培养专业素养;但是,“课程思政”要求在全方位育人精神的指导下,寻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专业教学当中,达到“融盐入水”“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这个契合点不是客观存在物,放在那里让人去发现,而是主观意识和客观内容的结合,是思想政治意识和专业教学内容的自然结合。所以,拥有一颗饱满的思想政治意识的头脑是前提。这就要求专业教师通过日积月累、自主学习来丰富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结构,提高思想政治意识,具备一双发现“课程思政”契合点的慧眼。在多数情况下,专业知识就是专业知识,并不存在社会主义的专业知识和资本主义的专业知识,,也不存在好的专业知识和坏的专业知识,只存在对的专业知识和错的专业知识。但是,专业知识的获得和使用却关系到一定的价值判断,这正是“课程思政”的恰当时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专业教师只有了解了领导人讲话的精神实质才可能选择恰当的时机对学生实施“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