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药学类专业面向实际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联合教学初探

2020-02-1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孙全乐 本文字数:2489
  [摘           要]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各高职院校也在跟随改革的步伐,响应医药类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宗旨,树立以能力为本的课程培养目标,立足实际岗位的教学内容整合、强化职业能力教学方法的优化等方面对教学课程进行初步探索,凸显教学课程的职业性与岗位实用性,真正实现素质教学与能力培养。
  [关    键   词]  药学类;实际岗位;能力培养;课程联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172-02
   我校医药类专业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课程大多数均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专业课程即为核心课程,是注重培养从事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并且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形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因此如何加强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成为医药院校教师的共同难题。据有关资料报道,专业课程联合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且被广泛应用在药学专业教学中,基于此本研究以中药学专业为例,通过将中药实用化学技术与中药制剂检测技术课程联合起来,打破固有学科结构,为学生将来从事中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及中药制剂质量控制工作奠定基础[2]。
   一、课程联合教学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岗位需求
   通过相关课程的联合,重新调整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顺序和时间,学生在预先学习与准备的前提下形成一种连贯的思路,进而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探索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同时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符合岗位技能培养需求,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缩减实验成本,提高实验效率
   课程联合教学可将原有的分散的、不连贯的几个实验进行整合,做到从基础到技术直至专业阶段的试验技能训练,同时节约成本,既缩短学生将单独学科后续联系的时间成本,又能少走实验弯路,减小学生因操作失误或判断失误造成的试剂试药浪费的经济成本,力求最大限度缩短与实际工作岗位技能需求之间的差距。
   二、专业课程联合教学现状
   (一)同一专业的不同课程之间在教学中联系较少
   专业课程通常是在前导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相继分阶段分步骤开设。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中虽然掌握专业课程的知识内容,但是由于专业知识不扎实,在后续专业课程中涉及学过的知识点时,有些学生难免会出现“不确定”“应该是”“可能吧”这种知识与技能衰减的状况;另外,学生虽然在实际教学中学习多门课程,却做不到学以致用。这些衰减、割裂、难展现等情况都会制约学生在实际岗位的发展[3]。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涉及的单一岗位群中不同岗位的单向基本技能训练,将课程以独立个体的形式开课,在教学中,不同的教学课程由不同教研室完成,再开展实训、实验教学。同一专业的不同专业课程之间在教学中联系较少[4]。
   (二)学生对中药材检测以及各成分含量测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如中药使用化学技术之前开设的实验中,以中药化学成分为主,即提取单味药材或是处方中多味药材的提取,但因受到课程内容、学时不足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质量检测尚未完全开展,这样易造成弱化“质量安全”意识的状况,导致多数学生认为现有的中药原料为合格产品,只需按照要求提取完成实验即可[5]。但是实际在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提取前要对生产的中药原料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杂质检查及常规检查,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后续生产环节,又如中药制剂检测技术开设了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片剂各主要成分含量,学生单一地注重检查方法与含量测定训练,而忽视提取与分离对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影响与干扰,甚至由于操作不规范而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6]。
   三、中药制剂检测技术与中药实用技术课程联合教学开展步骤
   (一)课程联合教学前准备
   整理有关中药典型制剂,使中药制剂检测技术与中药实用技术两门课程的相互衔接更为合理,并且对实际岗位进行调研研究,从中药实用化学技术角度出发,根据化学成分分类依据,从药品中选择代表性药物,且查阅《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处方、制法的规定,进行稠膏的制备[7]。
   为了使学生将两门课程在实际岗位中聯合起来,应在某一教学环节着重讲解药品制剂中的注意事项,为开展两门课程联合实验奠定基础。在整合实验前,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课程内容,如实用化学技术提取槐米中的芦丁的实训评价,了解学生对中药制剂检测技术的认知度。此外,选择代表性中药成分的含量测定,如橘红颗粒的制备与柚皮苷含量测定[8]。
   实验教师讲解“橘红颗粒的制备与柚皮苷含量测定”综合实验的原理以及研究的意义,并向学生介绍实验室所具备的实验条件以及设备等。根据教师安排的时间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全班学生分为两个大组,组内均为六个小组,结合学生的喜好确定实验步骤以及方案。同时中药制剂检测技术是一门操作性极强、操作较为严谨规范的实验课程。因此,实验教师应该明确规范实验步骤,反复强调误差可能会引起的不良后果。同时严格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实验仪器的操作方式方法。明确选题内容后,引导学生自行查阅《中国药典》中药品含量测定方法有关的资料,包括测定原理以及使用方式,橘红颗粒的成分以及不同检验方式等,为实验的设计奠定基础[9]。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