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佳妍 本文字数:2625
[摘 要] 通过对瑜伽和普拉提的特点、效果和练习方式进行研究,并充分结合大专院校学生的体育教育现状,以此对该课程的整合教学进行分析,从而让大专院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得以不断提升,进而推动大专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关 键 词] 大专院校;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瑜伽和普拉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180-02
在现代社会当中,人们对身体健康状况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当代大专院校的大学生,其身体健康受到了国家足够的重视,所以对此提出了高标准和严要求,以此让瑜伽和普拉提运动逐渐普及,并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由于整合的主要功能使通过练习瑜伽和普拉提,所以该课程具有很多资源要素,其能按照新的逻辑方式进行排列或者是重新组合,最终形成新的内容。瑜伽和普拉提课程这样做主要是能降低一些课程的内容冗余程度,以此形成整体协调和结构性好的新课程,从而充分其优势,促进其在大专院校的健康发展。
一、课程整合的含义
多年以前,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发起了新课程改革运动,而其课程改革的方向主要是将学科进行整合,并以此开发相关综合的课程内容。我国新课程改革内容中所创设的综合性课程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综合性课程可理解为课程整合的具体体现,其优点是能够改变科目设置过多以及缺乏整合的现状,从而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和均衡性,进而让学生对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进行有效迁移。这有助于大专院校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体现学生的个性,并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社会现状和已经整合的课程内容应相互联系,以此充分激发大专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并且瑜伽和普拉提是当下比较流行的健身项目,所以很多大专院校都开设了瑜伽和普拉提课程,但是人们对瑜伽和普拉提课程了解较少,使该课程的开设效果并不好。
二、大专院校瑜伽和普拉提整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指导思想
大专院校瑜伽和普拉提教学模式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以此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然后与瑜伽和普拉提运动的特点相结合,从而使瑜伽和普拉提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并且在大专院校中开展健康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瑜伽和普拉提运动在我国的发展,从而使瑜伽和普拉提运动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
(二)组织形式
大专院校开设瑜伽和普拉提运动课程,应根据学生对这两项运动的爱好进行开设,然后对上课情况做好相关记录,并对课程课时和结业成绩等进行规定,让学生为了获得学分而积极参与到瑜伽和普拉提运动的学习中去,从而符合瑜伽和普拉提锻炼身体的理念。
(三)课程设置
在大专院校中学生学习瑜伽和普拉提运动是必修,也可能是选修,这主要是根据专业的不同进行设定。一般而言,上课学时为每周两学时,每学期学分为一分,而选修的学生则要修满两学分才能毕业,必修学生要修满三分,但是修满学分后学生还可以继续上课。大专院校教学模式的管理方式大多是俱乐部管理,这样可以错开上课时间,避免场地太小容纳人数较少的情况发生,从而方便学校的管理。
三、研究结果及其相关分析
(一)瑜伽和普拉提整合教学的效果分析
瑜伽和普拉提运动十分相似,如,瑜伽的体位法练习和普拉提的基本动作练习都是姿势练习,并且都需要通过静态修复性方法展开相应的训练,其主要强调的是姿势和呼吸之间的配合,而且其练习环境要相对安静,除此之外,在做瑜伽和普拉提运动时,需要赤足进行练习。所以通过对两者进行整合教学,则不需要考虑场地的问题,使学生常常认为瑜伽和普拉提是对身体柔韧素质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而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其忽视了瑜伽和普拉提对练习者身体素质的要求。同时,,一些学生特别是男生认为自身的柔韧度较差,导致其选择放弃瑜伽和普拉提的学习。然而,瑜伽和普拉提运动是男女老幼都可以进行练习的,其对身体的柔韧素质要求并不是很高,并且瑜伽和普拉提的重点在过程,而不是在于结果,这需要运动者用心体会瑜伽和普拉提每个动作所带给身体的感觉,从而学会量力而行及适可而止。
当然,瑜伽和普拉提运动的整合教学可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两项运动的特点等,从而实现各取所长。瑜伽的练习形式是柔中带刚,其重视的是身体健康和意识的练习,所以瑜伽需要通過身体姿势和呼吸技巧等来达到身体健康和平静而无杂念头脑的最终目的。而普拉提的训练方式是通过对肌肉形态和关节等进行外在训练,于是大专院校学生由于在情感上相对脆弱和敏感以及要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所以很多学生往往存在心理焦虑程度较高等问题,普拉提这一运动方式具有较好的心理调剂作用。大专院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十分被动,他们经常在学习上比较情绪化,而且他们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从而使他们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所以在大专院校中推广瑜伽和普拉提运动,可让学生进行整合学习,从而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二)大专院校学生体育教育的分析
大专院校的学生一般个性比较强,且体育课堂教学很多是按照教师的规定而进行的,所以其不能有效发挥学生想象和创新的特长,并且其无法满足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相关需求,从而导致学生对瑜伽和普拉提运动的积极性较差。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注意结合社会实际,以此使教学的积极性有效增强,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升。当前,大专院校中的实践教学是其特色之一,使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学习兴趣较高,但是对理论课程学习的兴趣则较差,这说明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