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时洪宇 本文字数:2472
[摘 要]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校必设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介绍高等数学课程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但是,高等数学课程在高职院校中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主要体现是分院(系)普遍认为“可有可无”、基础部数学课教师普遍认为难教、学生普遍厌学。分别从分院(系)、基础部数学课教师、高职学生三个层面调研当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现存的主要问题,在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存主要问题提出若干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合理化建议。
[关 键 词] 高职;高数;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196-02
一、引言
1.通过对省内几所兄弟院校的若干高职在校大学生进行调研,学生最不感兴趣、最不受欢迎的课程是高等数学,其次是英语。
2.通过对省内几所兄弟院校的若干班主任调研,当前高职大一学生挂科率最高的课程是高等数学。大一其他公共课程,例如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英语等课程通常是考查课,学生课上表现良好,期末及格比较容易。
3.通过对省内几所兄弟院校的若干辅导员调研,当前高数挂科,已经成为学生评选奖学金、评优争先、学生干部培养、综合素质排名与求职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最不受欢迎,挂科率最高,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不容忽视的现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高数课程的地位与现状
(一)课程地位
高等数学课程是按照教育部要求,在高校(包括高职院校)所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通常开设在大一学年,由基础部的数学教研室专兼职教师任教。
高校大学生先学习高数,是后续学习某些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并且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等人文素养和再学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现状
然而,不同于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在高职院校中长期处于一种尴尬地位,主要体现有:(1)分院(系)普遍嫌“多余”;(2)基础部数学课教师普遍反映难教;(3)高职学生普遍厌学。
三、高职院校高数课程现存主要问题与分析
(一)分院(系)层面
调研了若干省内高职院校的部分分院(系)专业负责人和部门领导,反馈出分院系的专业负责人层面以及分院系的领导普遍在思想观念上对高等数学课程有偏见,错误认识主要如下:
1.多数人认为高职应该就业导向,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根本运用不上高数知识,因此高等数学课程可有可无。
2.多数人认为高等数学课程占用了人才培养方案大一学年的大量学时,导致专业基础课安排、整个专业课教学安排受限(专业基础课需要排在专业课之前,专业基础课是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主张缩减高等数学课程课时或者砍掉(有个别高职院校的个别专业不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给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腾出空地”。
(二)基础部数学课教师层面
调研了若干高职院校的部分基础部数学课教师,反馈出数学课教师普遍认为高职学生难教的主要观点如下:
1.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好,学不会,难教。高职学生的入学基础不好,往往高考数学成绩较低(有的学生高考数学只考了20多分),中学数学基础的缺失导致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学习高等数学跟不上学习进度。
2.当前一些理工类专业招生时文理生兼招,文科生学习高等数学较困难,,文理生混班,高等数学课程教学难上加难。
面对不爱学习数学的学生,面对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数学课教师不知道应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不知道应该如何解决高职学生普遍不学习的问题。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屡禁不止,管得严了容易造成师生矛盾升级;学生作业抄袭成风、期末复习不认真对待、考试作弊问题越来越突出、挂科比例较高,数学课教师感觉无奈。
(三)学生层面
调研了若干高职院校的部分高职大学生,反馈出高职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学习普遍感觉困难的主要观点如下。
1.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根据学生座谈反馈,学生普遍對高数课程不感兴趣,学生更喜欢能够寓教于乐的体育课和动手实践的专业课。因为高等数学课程内容相对枯燥、公式多、计算多,再加上学生在高中阶段数学基础不好,因此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学习高等数学课程的积极性不高。
2.多数学生认为来读高职的目标是为了学技术,学专业课有用,学高等数学对自身将来的职业发展没用,因此不重视高等数学的学习。少数学生认真学习高等数学课程,其目的是转专业、评奖学金、升本,学习动力并不是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3.多数学生认为老师教的内容自己跟不上,做作业不会只能抄,有时想学习、想复习,缺少辅导帮助,只能是问题越积累越多。尤其因为公事、病假等情况缺勤后,更加跟不上教学进度。
四、对策建议
(一)明确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
针对分院系在高等数学课程开设意义方面的偏见,建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