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校教育质量保障建设研究与思考

2020-03-0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陈洁 本文字数:2485
  [关    键   词]  高校;教育质量;保障环节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256-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走向大众化,受教育人数不断增加,严峻的外部毕业生就业形势以及高校提质创新的内在发展要求,共同驱动教育质量成为高等院校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由此可见,加强高校教育质量保障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教育质量包括宏观与微观教育质量。宏观的教育质量指的是整个教育体系的质量,评判的是整个教育体系及其所有构成要素的协同、衔接、运作与效能;微观层面,《教育大辞典》的解释为: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按照传统的教育学理论,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三要素、四要素、五要素和六要素说。在三要素说中认为教育活动主要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构成,四要素说增加了教育手段,五要素说增加了教育环境,六要素说增加了教育途径。然而不管是哪一种理论,都无法充分符合当下教育质量的超然地位,笔者认为教育质量保障应当成为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这既是追求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一、高校教育质量保障的时代背景
   毫不夸张地说,新时代高等教育所有工作的主题和目标就是“提高质量”。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出宣言:“提高质量是21世纪的时代命题,由数量向质量的转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2007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将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党和国家对高校教育质量重视程度不断提高。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实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文化建设工程;2018年1月30日,中国发布第一个高等教育“质量国标”,涵盖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专业,涉及全国共计56000多个专业点。2019年4月29日召开的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被誉为是一场掀起“质量革命”的盛会,更是一个树立“质量中国”品牌的重要会议;2019年孙春兰副总理在高教年度工作会上强调:高等教育要让学生忙起来!让教学活起来!让管理严起来!让毕业难起来,让质量提起来!
   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也方兴未艾。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早开始建立现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代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其他国家学习与效仿的榜样。在此期间涌现出代表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际组织,主要包括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联盟(INQAAHE)、亚太地区教育质量保障组织(APQN)以及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组织(WA)等。
   二、中国高校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现状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摸索与发展,中国高校教育质量保障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融合时代特点的发展道路。这条发展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五位一体”的教学评估制度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指出,建立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體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即建立“五位一体”评估制度。
   教学评估工作从“五个度”(即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办学资源的支撑度、质量保障的有效度、学生和用户的满意度)进行多维评判。目前全国已有800多所高校参加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
   (二)广泛开展专业认证
   专业认证是针对专业资质的评价,认证是准入资格的考量。专业认证是对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补充,强调对办学过程的评价,帮助被认证的学科专业查找不足,明确改革方向。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将在《国标》的基础上实行三级认证工作。截至2018年底,全国227所高校的1170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三)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数据常态化监测
   教育部牵头建设高等教育质量监测网络,通过建立全世界最大、应用功能强大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用数据说话”,不断提高服务高校教学质量能力。
  截至目前,国内各高校的教育数据采集与申报已经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
   (四)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发布
   2016年中国教育部首次发布《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也是世界第一份国家级教育质量报告。2017年教育部第二次发布《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同时配套发布《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中国新建本科院校质量报告》《中国民办本科教育质量报告》等其他系列质量报告。中国教育质量报告用数据说话,清晰阐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