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雪兰 张宛婷 张思其 林秋纯 陈家霞 本文字数:2518
[摘 要]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东技术师范大学193名中职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整体水平偏低,且各研究维度水平不均衡;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对中职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社会方面的因素,如政策、职业发展条件和福利待遇。为此,从提升中职教师行业的整体福利待遇和地位、激发和提升中职师范生从教意愿与动机、加强中职师范生的教师职前教育培训方面出发,为提高中职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提出几点建议。
[关 键 词] 中职师范生;职业认同感; 现状调查;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280-0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师教育事业的关注和重视,对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其作为影响教师建设事业的一项重要因素,职业认同感水平不仅反映了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情感态度,而且影响了他们的教师价值观,从而关系到我国教师队伍建设。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师范生作为师范生的特殊群体,其教师职业认同对中职师范生同样具有极大的影响:较高的职业认同能够让中职师范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愉
悦的心情面对工作中的压力,能够使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坚定终身从教的选择[1]。
区别于普通师范生毕业后作为普通大、中、小学教师,中职师范生以后可能需要直接面向素质及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中职学生,所以在思想、情感等方面更需要经历从中职师范生到中职教师的角色转换;再加上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顺应国家政策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培养“双师型”教师,必须重视和加强中职师范生教师队伍建设。因此,重视和加强对中职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研究十分有必要。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据查阅相关政策资料,广东虽作为职业教育大省,但是中职师范生的规模较小,培养中职师范生的学校仅有兩所,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和笔者所在学校——华南师范大学。本文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中职师范生作为研究对象,培养学生人数多,比较具备抽样的代表性。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3份,有效率为96.5%。
(二)研究工具
参考王鑫强、曾丽红等人编制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潘晨的《中职教师职业认同问卷》和孙苏敏的《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调查问卷》,并结合高校中职师范生的实际,编制了《中职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问卷》。问卷分别从职业价值、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意志和职业效能四个维度来研究中职师范生的教
师职业认同感,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认同程度越高。其中,各个维度可靠性系数分别为:0.701(职业价值)、0.881(职业意愿与期望)、0.543(职业效能)、0.841(职业意志),问卷总分可靠性系数为0.828,说明量表的信度较好,该问卷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三)数据分析
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有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中职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总体水平及各维度情况
中职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整体水平偏低(结果见上表,,职业认同总分的平均数约为52.42,低于及格线60),且每个维度的得分率均低于80%,没有达到“基本认同”的水准。因此,从总体上看,中职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比较缺乏。
(二)中职师范生职业认同因子差异分析
职业价值维度下的职业认同感各个要素的得分平均值在2.95~3.93之间,整体水平较高,不过该维度中的受人尊重认同程度偏低。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类似“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与国内普遍认为职业教育只是培养技术
含量不高的体力劳动者的错误认知,使职业教育在社会舆论中认可度不高。因此在多数人眼中,中职教师的地位不如普通教师,受人尊重程度和社会地位会偏低。
中职师范生的职业意愿与期望维度是四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且该维度下教师职业认同感各个要素的得分平均值均高于3.3,表明该维度整体水平较高。各要素中认同感最高的是希望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得分4.17,相比之下,在向往中职教师工作模式方面认同感最低,得分3.38。工作模式方面,虽然不及互联网行业“996”的高强度工作时长,但是中职教师也面临着工作时间的“强负荷”,包括工作时间与生活时间边界模糊、专业发展的时间需求与工作时间碎片化的困扰。除此之外,还面临着“多面手”“低成就”“弱相关”等困扰。“多面手”指既要精通自己担任的课程,还要懂得其他学科知识;“低成就”指专业发展需求与晋升审核需求之间的矛盾;“弱相关”指学生事务处理“立竿见影”与专业发展“厚积薄发”之间的矛盾。因此,中职师范生对中职教师工作模式的向往程度较低也是在情理之中。
职业意志维度下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各个要素的得分平均值相对较低,其中终身从教观念非常缺乏。结合表,职业意志维度的得分最低,表明该维度整体水平最低。如今社会可供选择的职业越来越多,大家对“铁饭碗”不再有很高的期待值,更多的是追求自己的兴趣,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再加上“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某一岗位需要很大的毅力。因此研究人员应该从激发学生从教的意愿入手,让学生发现自身任教的价值,以提高他们的教师职业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