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策略探讨

2020-03-0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王道春 本文字数:2634
  [摘           要]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立身处世的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过去那套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因此,新形势下,构建适应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对高校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诚信;新时代;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282-02
   我国历来重视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重视诚信教育。新时代下,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诚信教育品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影响和谐社会的建构。很多诚信缺失现象的频繁发生,不断干扰和影响大学生的心灵健康。因此,对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的策略探讨,可以说是目前大学思想教育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新时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教育内部存在偏颇
   目前,国人仍比较重视考试科目的分数,也因此非常重视考试课程的学习,但是对非考试的德育课程比较忽视,普遍存在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进入大学后,高校对德育比较重视,但是因为很多观念,学生已经在中学先入为主,因此,素质教育效果不佳。(1)从内容上看,诚信教育和政治教育概念不清、模棱两可,甚至以为政治教育就能达到诚信教育的效果。(2)从教育队伍来看,往往有些教育者、或教育系统内部也存在诚信缺失,教育者有的只能课堂上要求学生,但自己却存在严重的诚信缺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另外,高校教育体制内的诚信缺失也非常普遍,大学生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这对他们都是无言的教化。(3)目前高校并没有形成一套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改善大学生诚信的评价体系。
   (二)家庭教育的误区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价值观深深地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某种程度上,父母希望把孩子塑造成为他们想要的样子。因此,很多父母往往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到孩子身上。很多父母自己本身也短视近利、追求物质、成名,因而很多父母往往不重视孩子的道德品质,而是以考好分数、上好大学、有好工作、将来能赚钱作为成功的价值标准,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孩子从小价值观被扭曲、重分数轻道德,形成了高分低素质的现象,因此撒谎欺骗也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其次,很多父母言行不一,只要求孩子,自己却经常撒谎、欺骗别人,这些都在无形中使孩子受到了不良影响。
   (三)功利主义的负面效应
   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容易诱发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风气的熏陶下,面对着金钱和权利的诱惑,人们的道德底线逐渐降低,有的人通过以权谋私和弄虚作假获取非法利益,更有甚者把不诚信行为当作谋生的手段。”[2]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诚信监督体系,因此,很多坑蒙拐骗的现象不断出现,如逃税漏税、假产品、地沟油、瘦肉精、苏丹红、毒奶粉事件的发生,不断摧毁人们内心深处对诚信的渴望,这些不诚信的恶劣风气不断侵蚀学生正在形成的诚信价值观,很多大学生本身对诚信认识不够,还停留在形式化的模式,如今社会上这些诚信缺失的现象特别容易误导他们,使他们不能有效建立诚信品质。
   二、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策略
   (一)加强大学诚信教育
   1.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
   很多大学生很在乎成绩和分数,在乎综合测评及各种荣誉证书,也很忌讳受到惩罚,因为这些最后都会纳入他们的档案袋,对他们就业乃至未来的职业生涯有影响。很多高校已经具备各种奖惩制度、档案管理、评价体系,但是对于大学生诚信管理和评价体系至今没有落到实处,因此,诚信教育效果不佳。鉴于此,期望高校能建立学生诚信管理体制,落实诚信评价体系,保存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规范记录,最好实施网络管理,方便今后的查询。毕业时,这些资料一起纳入成绩单,用人单位可以依此考量。如此,把诚信和学生的就业乃至工作密切联系在一起,学生自然会自觉、自律地遵守诚信规范。
   2.加强高校诚信教育
   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成为追求高尚的公民。因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有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在于坚持讲“诚信”和“诚信教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输送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诚信问题不仅关乎国民的道德素质,更关涉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高校诚信教育可以形式多样化,课堂教育只是一个途径,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社团活动、墙报宣传栏、知识竞赛、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形式进行诚信教育。学校也应安排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获取宝贵经验和教训,从而自觉规范诚信行为。
   老师和家长应经常沟通交流,让父母、老师真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帮学生及时纠正恶习。
   3.建立诚信奖惩制度和诚信查询系统
   “对大学生进行诚信品德的教育是提高其自律意识的一种方
  法,及时修订和完善大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则是健全他律制度的一种手段。”[3]如果严格执行失信惩罚制度,有了强有力的失信惩罚制度,自然能警醒学生。因此,在这样严格的制度下,很多学生自然会由不自觉的诚信转为自觉诚信,不然风险太大。(1)学校应结合时代特点,制定符合学生诚信的体系,让学生方向明确。(2)建立大学生信用查询系统,将大学生的诚信管理和综合测评及各种荣誉密切结合,对诚信良好的同学给予相应奖励,对诚信缺失记录在案的同学给予惩罚,并记录在档案里,方便用人单位或者相关部门查询学生诚信记录。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