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医学生思政工作研究

2020-03-0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王俊平 本文字数:2587
  [关    键   词]  立德树人;医学生;思政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288-02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九大报告均对此作出了明确的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立德树人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医学生培育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事关国家参与全球健康治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举措,本文聚焦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立德树人视域下创新推进医学生思政工作的路径方法。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分析
   (一)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
   立德树人是对人才培养规律目标的精辟概括和深刻总结,从字面理解,即為,立德和树人。“立德”一词,由来已久,《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礼记·大学》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从立德树人的历史出处解读,“立德”居于人生三不朽之首,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指向和目标,立德树人一直是古今教育奉行的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
   (二)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内涵分析
   在不同时代、不同阶级,对立德的标准和树人的要求不尽相同,要结合时代特点、民族特色和发展目标,才能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内涵。通过对政界、教育界、学术界等学者研究立德树人的角度进行分析,深入研读相关著作。笔者认为,当前各界对立德树人的内涵虽然没有统一表述,但是对其内涵的解读方向基本一致。立德树人是当代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新时代的立德树人教育,对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增强“四个自信”和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立德树人的内容涵盖了价值观、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等各个方面,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医学生思政工作坚持立德树人的必要性
   (一)立德树人明确了医学生教育的根本目标
   青年学生处于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时期,学校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立德树人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医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从业岗位的特殊性,旨在培养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为健康中国承担光荣使命的医学人才,明朝裴一中《言医·序》中提到,“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精炼地指出了从医的两项基本要求,也正是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医学生思政工作中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技能与德育的同步,有助于树立医学生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医学核心价值理念,唤醒医学生救死扶伤的初心与信念,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激发学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以良好的职业素养诠释医生这一特殊职业的神圣使命,实现医学生思政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立德树人是医学生成长成才的保障
   新时代、新目标对医学生成长成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战略推动下,医学生将面临就业形势和从业环境的深刻变化。正确认识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始终将人民群众健康放在第一位,,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实现价值观的升华,是当代医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是帮助学生在这门必修课上取得优异成绩。
   医学生作为未来医药卫生事业的中坚力量,必将面对个别复杂环境的冲击、不良医患关系的影响。当前,由于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个别医务人员为经济利益驱使丧失底线,或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放弃职业道德,极大地败坏了医务人员的形象和行业荣誉,损害了群众利益,更加凸显出加强医生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医学生教育阶段是职业道德培养的黄金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寄语广大青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坚持立德树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医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以立德树人推进医学生思政工作的方法
   (一)政治引领,以新时代新思想指引学生
   《大学》针对“大学之道”指出,“在明明德”。立德树人,当立家国情怀之德。当前,要以新时代新思想指引学生,坚定不忘初心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高校是孕育思想、传播理论的地方。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成为我们高校的鲜亮底色。”在医学生思政工作中,要主动掌握领导权和话语权,做好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深入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共青团中央于2007年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十余年来,“青马工程”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平台,地位作用愈发凸显。我们要紧跟“青马工程”建设步伐,纵深推进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以学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为基础,以“青马工程”培养对象为引领,在学生中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传播的积极氛围,提升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