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玉玲 本文字数:2649
[摘 要]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关键在教师。结合思政课的现状,提出了提升思政课教师能力的六大素养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通过梳理习近平各种场合对老师的殷切希望,发现,从“四有”到六大素养,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标准越发规范和具体化。深刻把握六大素养的基本内涵,并对照青年思政课教师政治意识不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薄弱、思维没有及时更新、视野狭窄、自我约束能力差和人格魅力不够的现状,对标六大素养,为其成长、提升综合素养寻找路径和方法,助其不断提升综合素养,提出了深化理论学习、增强政治素质;增强责任和使命,厚植家国情怀;理论实践结合,拓展视野思维;强化认同,严自律正人格等措施,以此提高青年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高素质青年思政教师队伍。
[关 键 词] 六大素养;青年思政课教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194-03
一、六大素养提出和释义
(一)提出过程
2014年教師节前夕,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四个引路人”:“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四个相统一”。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教育引导学生,这也是对广大思政教师的要求。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针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培养“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等六大素养新要求。
六大素养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标准和根本遵循,也是青年思政课教师提升素质和水平的努力方向。从“四有”到六大素养,构成了新时代思政课老师的基本标准,也是“四有”好老师标准在思政课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的具体化。六大素养的提出为新时代青年思政课教师成长提供了路径和方法。
(二)基本释义
六大素养,既是对思政课教师存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也为其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实践提供了方向。六个方面的要求互为整体、各有侧重,要准确理解,系统把握。其中,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是对思政课教师特殊本质属性的明确界定,政治要强起统领作用,情怀要深起规约作用;思维要新、视野要广是对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则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升自身水平的基本要求。
政治要强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首要要求,也是思政课教师的鲜亮本色。习近平强调政治强是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这说明思政课教师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即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遵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意识,增强政治本领。
情怀要深,是思政课教师坚守政治底线、勇担立德树人使命的前提。习近平强调情怀深要“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这说明思政课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保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执着的传道情怀和博大的仁爱情怀,提升思政课教学的理论温度,并在爱岗敬业的奉献、教书育人的实践和师生的情感互通中不断深化责任和使命。
思维要新,是思政课教师作为国家政策理论宣讲员和学生思想引领者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强调思维新要“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这说明思政课教师要时刻保持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解放思想、拓展思路,探索教学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不断探索教学新模式。
视野要广,是思政课教师提高站位、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习近平强调视野广,,指“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要“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这说明思政课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拥有“基础扎实、博采众长的知识视野,站位高远、明辨善思的国际视野和立体纵深、知古鉴今的历史视野”。
自律要严,是思政课教师加强自我修养的必经之路。习近平强调自律严要“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这说明思政课教师必须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规则意识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人格要正,是思政课教师以身示范、提高个人魅力的要求。习近平强调人格要正是因为“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这说明思政课教师要用人格的巨大魅力征服学生。“应该在追求真理上下功夫,夯实求真人格之基;在以德为先上下功夫,涵养向善人格之源;在爱岗敬业上下功夫,巩固尚美人格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