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扬 仵卫民 孙峰 张赞 本文字数:2468
[摘 要] 以学校获批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为契机,护理学院与张家港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试点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探索校院(医院)“双主体”育人新机制,明确合作双方职责;创新合作方式,探索一体化招生;积极探索实践“三段制培养,双主体育人”护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导师选聘制度,,建设校院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对接资格证书,重构课程体系;引入医院元素,实施文化育人;开展联合考评,实现互认共评。最终希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
[关 键 词] 护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202-02
一、引言
护理专业是我院传统优势专业,为省内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护理技术技能人才。但是在现阶段人才培养过程实践中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部分企业因为与学校没有利益共赢点等问题,不愿意进行校企深度合作;有意愿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又因为缺乏政府层面主导及优惠政策等,使校企合作开展程度较低,仅停留在表面层次的合作,行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度极低,使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产业需求脱节,不能完全符合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二)缺乏综合性人才
根据素质冰山模式理论,知识和技能属于裸露在水面上的表层部分,即“冰山以上部分”,是对任职者基础素质的要求,而动机、自我认知、品质等潜藏于水下的“冰山以下部分”,对员工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全方位渗透和“健康中国2030”的全面启动实施,医疗行业对护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护理专业人才不仅应具备扎实的医疗护理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与经验,还应具备很强的学习研究和创新创业能力。现代健康产业对学生“冰山以下”的素质要求较高,更加看重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更重视学生创新创造思维能力、持之以恒的精神、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等,但是目前护理专业毕业生这部分能力有待提高。
(三)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有所欠缺
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学生的价值观、思想意识等都在发生变化,部分学生容易產生浮躁心理和心态失衡,这对他们职业的选择和职业道德的水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毕业生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突出问题就是流失率高,做不长久;职业道德素养不高;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较差,缺乏社会实践等问题。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精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可尝试开展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能满足企业需求人才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同时文件指出,建立现代学徒制是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的战略选择,使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现代学徒制也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2017年,以学校获批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为契机,护理学院与张家港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试点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医疗行业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临床工作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护理工作标准对接,毕业证书与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对接。积极探索实践“三段制培养,双主体育人”护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双方深化校企合作,在学徒制试点、现代学徒导师队伍建设、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经过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
二、“三段制培养,双主体育人”护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具体措施
(一)探索校院(医院)“双主体”育人新机制,明确合作职责
校院紧密合作,完善现代学徒制管理机制,出台了《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校院合作制度》《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明确现代学徒制校院双方权利与职责的意见》《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明确校院双方的权利、义务、职责与分工,推进校院紧密合作,实施协同育人。
校院签署校院联合培养协议,建立“双主体”育人机制。制定了《关于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管理办法》《关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意见》《现代学徒制校院双导师制度》《医院导师选拔标准和管理考核办法》《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师医院工作站管理办法》《学院现代学徒制学生(学徒)考核与评价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明确学生通识知识、医学及护理理论知识、护理基本技能、护理岗位实际操作技能、考核评价等如何进行,完善校院联合培养、多方参与评价的双主体育人机制。
制定了《关于校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方案制订的原则意见》《现代学徒制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以统筹利用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医院实习岗位等教育资源,形成医院与学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
(二)创新合作方式,探索一体化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