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建华 本文字数:3056
[摘 要]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旨在培养高技术类、高技工类人才,其与普通院校相比,最大的特点当属实践教学,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但事与愿违,就当前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来看,大部分教师仍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一味地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剥夺了其亲手操作的机会。面对此情况,在高职院校教育目标的指导下,进行了教学反思,发现项目式教学的应用不仅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可以使学生获得实践机会,在自主性的发挥下,实现实践能力的提升。就如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应用项目式教学进行详细说明。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式教学;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204-02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发展过程中极具独特性,但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就与普通院校培养学术性人才是不一样的,其旨在培养高技术类、高技工类的实用性人才。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核心任务就是实现教学改革,在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培养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实用性人才。在高职教学改革过程中,项目式教学的实施不仅可以彰显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特色,还可以驱动教学改革走向一条有效的途径。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同样需要在改革过程中践行项目式教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一般情况下,我在组织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活动的时候,会这样应用项目式教学。
一、选择项目
所谓的项目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指导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在强烈的学习动机的驱使下,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从而在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既能获得有价值的知识,掌握技能,又能获得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等发展,促进其全面发展。从这一概念界定中可以看出,项目任务的选择是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实施项目式教学的前提和保障。那么,我们要如何选择项目呢?
首先,因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生活问题。所以,生活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教师设计项目任务的切入点。而且项目式教学内容是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活动的直接关系为主的,要求学生在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能扎实地掌握劳动工具和工作方法。由此,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结合教学内容,以生活中的案例为基础,为学生设计极具生活性的项目。
其次,项目式教学的实施是以学生的自主参与为主体的,当学生无法对项目产生探究兴趣的时候,其则很难参与教学活动,就算参与,也是机械应付。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随着心智的不断成熟,具有极强的竞争意识,当所设计的项目具有挑战性的时候,其会在最近发展区内灵活迁移所学的知识,积极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在问题解决中获得满足感。由此,我一般会在教学活动中,立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其设计出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其在“跳一跳”中摘到桃子。
最后,项目式教学的实施需要学生在强烈的学习动机的驱使下,自主合作探究。对于高职生而言,其学习能力本就薄弱,单凭一己之力,既无法掌握基础的知识,也难以完成任务。此时,就需要发挥集体的作用,在与小组成员一起经历信息搜集、方案制定、项目实施等过程中,合作完成任务,在实践中提升学习能力。基于此,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为学生设计具有合作性的任务。
立足于以上分析,我在一次教学活动开展中,为学生设计了校区网络规划此任务。该任务的设计主要引导学生借助所学知识,在保障网络先进性的情况下,选择性价比最高的网络设备,引导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在小组中进行合作探究。
二、准备工作
在设定了项目任务之后,我们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准备。
(一)人员分组
因为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应用项目式教学,需要学生经历真实的企业项目实践环境,所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承担不同的任务是必要的。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并责任到人。有的学生需要担任项目经理职务,负责项目全局的管理;有的学生则要担任项目工程师,设计实施。而我则担任项目策划师,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实践任务。在实践过程中,我一般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合作经历项目需求分析调查、项目策划、标书撰写、竞标、讲标、项目实施等活动,从而使其真正地获得亲身实践的机会。具体地,在校区网络规划此项目开展中,我这样为学生分工:项目经理需要负责制定方案,预算经费,对施工的过程进行监督;销售代表需要对此次项目需求分析进行调查;售前工程师需要撰写标书,对标书进行讲解,尤其要详细解剖标书中的技术;技术工程师需要负责工程的实施。
(二)进度安排
在为学生划分为了不同小组,并赋予其不同的职责、任务之后,接下来要做的是根据项目任务为其设定合理的实施过程。对于我执教班级的学生来说,其因为刚刚接触项目式教学,而且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认知不是很深刻,在自主设计任务进度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保证任务能得以顺利实施,我一般会发挥自身的教学组织、引导作用,为学生安排任务进度,以此使其在掌握项目流程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完成项目任务,保证项目能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具体地,我在校园网络规划此项目活动开展中,我这样为学生设计了八周的活动安排:第一周,我主要展现项目任务,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并详细地讲解此次项目的流程和实施步骤。在基本的任务展现之后,我鼓勵销售代表和售前工程师对此次的任务进行需求分析调查。在此周中,学生可以通过其亲身实践,展现一份需求分析报告,以此为之后的活动实施提供依据。第二周,售前工程师则需要完成此次活动的标书。第三周,项目经理需要根据校区的发展实际情况和此次活动任务,设计校区网络规划,并将此以方案的形式展现出来。第四周,我会创设模拟情境,邀请其他班级的老师扮演学校领导,负责此次开标。售前工程师则要对本组所制定的标书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详细描述使用到的技术。“校领导”就此打分,使学生在评价下,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及时改正,为接下来活动的继续实施打下基础。第五周,由项目经理召开项目实施会议。第六周,根据所制定的实施计划,技术人员需要进行综合布线、网络产品上架等,需要将此过程以文档的形式展现出来。第七周,技术人员对所配置的网络设备、服务器进行组内验收,保证本组的完成情况具有有效性。第八周,我和“校领导”在项目经理的陪同下,对其组所完成的项目进行验收。同时,在现场直接对学生进行技术培训。在此次过程中,需要制定一份项目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