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职辅导员应对校园欺凌现象的策略研究

2020-03-3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林晶 本文字数:2995
  [摘           要]  校园欺凌发生的群体不同,欺凌行为的特点、原因和应对策略也相应不同,分析高职院校的校园欺凌特点,从辅导员视角提出针对高职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对减少高职院校内校园欺凌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校园欺凌;心理健康;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237-03
  几乎每一个青少年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都遇到过校园欺凌,有的是被欺凌者,有的是欺凌者,有的是旁观者,不管是哪一种角色都深受校园欺凌的影响,在其心理上留下痕迹,甚至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校园欺凌问题不仅没有消退反而越演越烈,还产生了新的变化,使其后果更加严重,影响更加深远。因此如何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如何减少校园欺凌对学生的身心伤害,值得教育者深入思考和探索。校园欺凌发生的群体不同,欺凌行为的特点、原因和应对策略也相应不同,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的校园欺凌特点,从辅导员视角提出针对高职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希望本文的结论能对减少高职院校内的校园欺凌有所帮助。
  一、高职院校校园欺凌现象的特点
  (一)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心理发展不平衡性明显:高职院校的学生入校时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青春期后期和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体发展差异较大,有些比较成熟的学生对自己有一些明确的认识,对自己的爱好和目标也有精准的定位,这类型的学生在高校生活中按计划行事,效率高,发展好,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问题。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将来要做什么样的事情还没有明确的结论,有些想法,但没有发展成熟。例如想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但又不敢主动进行人际交往;想要在大学锻炼自己,但又不知如何做起;想经济独立,但缺乏人生规划,往往会从事简单的,对个人能力提升没有太多助益的兼职。同时,每个个体自身发展也存在不平衡性,比如学习认知能力较成熟,但还存在思维局限性,缺乏全局观;专业知识的动手能力较强,但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等。因此,,高职大学生很容易产生迷茫和无助感,遇到问题不知如何处理。
  高职大学生另一大特点就是兴趣驱动,意志力薄弱,自律性不强。表现为感兴趣的事情有强的意愿完成,并且能够付出时间和精力。但对不感兴趣的任务,很难凭意志力完成,这就导致违纪行为较多,总体成绩不尽如人意,容易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虽然高职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和特长,但在传统的唯成绩论的评判体系下,他们很难获得社会认可,因此自卑和焦虑是他们的普遍心理状态。
  高职学生还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家庭关系复杂,家庭氛围不良。高职大学生中贫困生比例较普通本科大学生高,家庭生活压力大,相较于内修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他们更愿意外出做兼职以缓解生活压力。一些学生与家长的交流存在问题,家长对孩子的高考成绩失望,泛化到对学生的言行都不满意,表现为态度差,不愿听学生说话,或一味灌输要求,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总会以不欢而散为结果。还有一些学生的家庭成员间关系不佳,家庭氛围紧张,学生与家长之间关系淡漠,联系频率低,内容单一,除了生活费,学生不愿与家长沟通自己遇到的问题,或是说了也不能得到关注和引导。这就导致他们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很难通过家庭获得情感支持和行为指导。
  综上,高职学生心理发展不平衡,自己不会处理遇到的问题,个人能力又不能得到支持和认可,遇到问题也无法从外界获得支持和引导,因此容易感受到挫折、迷茫和无助,他们可能会采取幼稚的痛苦转化方式,就是通过欺凌他人来获得心理满足,这也是高职院校校园欺凌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对校园欺凌的防治措施
  校园欺凌通常发生在学校内或校园周边,所以学校是校园欺凌发生的最主要場所,校方应当发挥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主导作用,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的第一线,应当对校园欺凌事件保有高度的敏感性,并及时妥当做好处理,以确保最大限度降低对当事人的伤害。借鉴国内外现有的防治校园欺凌的方法和途径研究,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本人认为,以下几点是辅导员面对校园欺凌问题可以在实践中运用的可行性措施。
  (一)提升校园欺凌问题的处理能力
  相较于处理校园欺凌事件,辅导员首先要做的是针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教育,教导学生什么是校园欺凌行为,为什么会产生这类事件,其后果和影响有哪些,对欺凌者,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以及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能有效帮助受害者,又不会导致自己被波及。做好教育工作,防患于未然,可以有效降低因懵懂无知,冲动性行为导致这类事件发生的概率,更可以引导学生打破旁观者效应,对此类社会现象学会说不。
  校园欺凌在高职院校中发生较中学相比表现为更加隐蔽,校园欺凌主要表现方式是言语欺凌和间接关系欺凌的方式欺凌别人,其次是直接身体欺凌、所有物欺凌和网络欺凌。可见,间接欺凌在高职校园中很普遍,因此,作为学生管理的第一线,第一时间发现欺凌问题的发生并及时制止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有几个是发现校园欺凌的敏感途径:(1)及时关心表现异常的学生。比如迟到、旷课、夜不归宿等,一旦发现这样的学生,要及时谈话,深入了解问题原因,可能与校园欺凌事件有关。(2)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多交流沟通。学生的宿舍情况往往能暴露宿舍内部人际关系和谐情况,如宿舍卫生脏乱可能是个别舍员的卫生问题,从而影响舍员关系;宿舍内部设施的破坏折射出宿舍内可能曾经发生过冲突;宿舍内物品摆放能反映出每个舍员的性格特质,性格外向、粗线条的学生一般不介意个人物品放在公共区域,这样的学生会比较受欢迎;安装床帘并夹起来不让人碰床铺的同学性格比较敏感,容易产生宿舍摩擦。各舍员在宿舍的出勤情况也能反应宿舍内和谐情况,周末经常回家的同学相较其他同学人员关系可能更独立。辅导员在发现这些细小问题后,与舍员沟通交流,就有可能发现间接欺凌的问题。(3)建立班委反馈机制。班委生活在同学身边,对同学之间发生的小事了解更清楚,有些事情学生不一定愿意主动跟老师说,因为各种顾虑,倾向于私下解决,但这类事情可能就是欺凌事件发生的导火索,因此,建立班委反馈机制尤为重要。但是,大学生正处在自我认知觉醒的时期,渴望独立,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汇报同学情况就是打小报告,是没有长大的表现,认为帮助同学保守秘密是好兄弟的表现,也是成熟的象征。辅导员要针对这样的错误认知进行纠正,在选拔和培训班干的时候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工作职责和所担负的责任,让他们认识到真正为同学负责就是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理问题,树立防微杜渐的意识。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