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霖 本文字数:2441
[摘 要] 分析新HSK4排列顺序题型的考查方式,包括关联词语为主、意合为主和综合考查三种类型;分析这一题型的失分原因,主要包括考生对日常生活中某些特定场景中的汉语表达方式不了解以及考生没有理清语言表达的照应关系;提出解题思路。
[关 键 词] HSK4;排列顺序;考查方式;解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258-02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实行,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招收留学生。HSK4作为入学必须通过的汉语水平考试,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将针对考试时阅读中最难的一部分排列顺序的考查方式、失分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题思路。本文所使用题目来源于《汉语水平考试真题集HSK四级(2018版)》,,它是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编制的,是研究HSK4的最新、最权威的参考资料。
一、排列顺序题型的考查方式
排列顺序这一题型是HSK考试中比较特别的一种,只出现在HSK4中。题干会给出A、B、C三个没有标点符号的分句,这三个分句可以组成一个具有完整意思的复句。考生需要做的就是正确地排列这三个分句,使它們成为一个意思正确的句子,例如:
A:可是今天起晚了
B:平时我骑自行车上下班
C:所以就打车来公司(BAC)
复句,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在意义上相关、在结构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再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复句的分句在结构上跟单句相同,只是缺少完整独立的句调。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关联法,即使用关联词语,根据关联词语的不同,可以将复句分为并列、顺承、让步等类型;另一种是意合法,即不使用关联词语,只在意义上相互联系。
排列顺序这一题型主要考查的是具有三个分句的双重复句,也就是涉及两层关系的复句。根据分句间关系的种类,可以将真题的考查方式分为以下三类。
(一)关联词语为主
这一类型的题目,两两分句之间的关系都通过关联词语来表明,例如:
A:所以还是得穿厚一点儿
B:今天的温度虽然不低
C:但外面一直在刮大风(BCA)(试卷四)
上题中的B和C两分句之间的关系是转折,用“虽然……但……”表明,C和A两分句间的关系是因果,用“……所以……”表明。
这类三个分句都出现明显关联词语的题目,比较容易,在真题中出现的次数也最少,占10%左右。
在真题中,还出现了一种形式,如下例所示:
A:而且价格也不太高
B:由于这种植物在北方特别常见
C:因此几乎每家都有几棵(BAC)(试卷三)
这一题中B和A两分句间的关系是递进,同时它们与C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即在“由于……因此……”这个复句中插入了一个表示递进的“而且……”分句,这对基础稍差的考生来说是可能失分的地方。
(二)意合为主
这一类型的题目,三分句中均未出现关联词语,需要考生读后理解题目所说意思,然后排列顺序,例如:
A:详细的安排我已经挂到公司网站上了
B:这次互联网技术交流活动将在下周二举行
C:大家先看一下,根据安排做好准备(BAC)(试卷四)
上题中没有出现任何关联词语,主要通过前后句信息的呼应进行判断。B与A之间通过“活动”和“安排”进行呼应,A与C之间通过“安排”和“看”进行呼应。
这一类型的题目在真题中占比较多,高达44%,难度较大,也是考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
(三)综合考查
这一类型的题目,综合了关联词和意合,三分句之间既有关联词语相互联系,也有意合的部分,例如:
A:我星期日早上遇到房东了
B:就看到他上了一辆出租车,好像很着急的样子
C:刚想跟他打个招呼(ACB)(试卷五)
上题中,A与B、C之间的关系是意合的,需要考生根据意思和逻辑进行判断,B与C之间则是顺承的关系,使用了关联词“刚……就……”。
大多数这种类型题目意合的部分都在前边,也有极少数题目,意合的部分在关联词语之后,例如:
A:结果现在申请也来不及了
B:但我还是忘记了
C:昨天姐姐提醒我去报名参加篮球比赛(CBA)(试卷二)
上题中C与B是转折关系,C、B与A之间的关系为意合。
这类综合考查的题目在真题中占比大约46%,难度中等。对基础扎实、成绩较好的考生来说,较为容易,而对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则是容易失分的地方,比如上题答案为“CBA”,考生容易做出“CAB”这样的答案,从而失掉分数。
二、排列顺序题型的失分原因分析
排列顺序的三种考查形式,意合为主的形式最难,最容易失分;综合考查的形式较难,比较容易失分;关联词为主的形式最易,不太容易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