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等职业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2020-04-0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施蓉蓉 本文字数:2468
  [摘           要]  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進步离不开创新的力量。想从众多高职院校中脱颖而出,必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当前,建设科研创新团队是各个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与工作。阐述科研创新团队的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有效策略,给相关工作者以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262-02
   自从2004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不止高等院校,高职院校也成为我国创新体系中的一环,承担起了创新建设的重担。高职院校管理者逐渐将目光转移到高职院校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团队建设、科研水平提升、创新能力提升、资源配置优化等工作之上。高职院校和高等院校相比,在学科上与人才上都略有不足。所以,怎样建设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并推进其成长发展,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重点内容。
   一、科研创新团队的特征
   (一)目标清晰具体
   团队奋斗的第一步就是制定清晰具体的目标,该目标会成为团队前进的推动力量。创新团队在目标带领下,集合所有团员的力量,激发各自的能力与作用来达成目标。科研团队之所以能在长时间内快速稳定的发展,明确的研究方向与研究目标是不可或缺的[1]。例如,美国开展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自1961年开始,经过了11年的时间,其间消耗的资金达到了255亿美元,高峰时期的参与者包括两万家企业、两百多所大学与八十多个科研机构,汇集了30多万人的力量,才终于于1969年成功实现了载人登月“阿波罗11号飞船”的发射。美国的这项阿波罗登月计划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项超大规模科研团队长期目标完成的典型案例。
   (二)合理的人员组成结构
   科研创新团队的组成人员,通常来说都存在一定的年龄差距,老年、中年、青年人之间呈现互补的优势;人员学术水平上存在差异,一般是一名权威的学术带头人,其下是相对水平低一些的学术骨干与青年科技人员,适当的学术差异、水平落差有助于保持团队的稳定性;人员之间互补的知识结构,多种类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对重要问题的研究是有帮助的;人员各有其侧重的研究发挥需求,团队中学术权威带头人的学术追求是高层次的,学术骨干的需求是通过努力发展成为学术带头人,青年科技人员的需求是借助团队的经费和条件支持获得学术上的突破,各层次人员不同的需要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与前进力。
   (三)持续性的任务驱动
   科研创新团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科研任务,无科研任务的科研创新团队是无法实现持续运转的。科研创新团队只有和持续性科研任务紧密关联,才能维持其活跃的生命力。所以,科研创新团队的负责人需要不断申报一系列的科研项目,在获得项目资助之后,带领团队成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并取得持续性的科研成果,以此提升团队各个成员的能力与水平[2]。
   (四)高效运转的内部
   科研创新团队的内部管理通常十分严谨,,分工细致,各个成员都有其责任与工作,运行机制平稳顺畅,如此才能落实科研任务。当科研任务中出现了某一问题的时候,能够相互沟通,提出确实合理的解决措施。团队内部没有隐瞒,能够相互分享实验方法、实验数据以及技术手段等核心信息,且相互之间不会出现互相推卸责任,互相指责等影响团队运作的行为,以此带动整个团队的进步。
   二、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团队组织结构缺乏合理性
   当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科研团队使用的模式仍旧是传统的“导师+学生”以及任务性组建模式,缺乏组织结构合理的科研创新团队。高职院校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借鉴了高等院校的“导师+学生”的团队结构模式,且自发性强,受认可度高,导师与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协作,各得所需,也能实现团队的良好运作。但是,“导师+学生”只是一种小型的组织结构模式,没办法研究国家性质的重大科学项目,导师也无法成为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任务性组建模式是一种高校行政干预下或科研人员自主组织为了申报科研项目而建立的团队,该团队模式就是平时不合作,在完成科研任务的时候,临时合作研究。该模式虽然看起来也能研究出一定的科研成果,但在这一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缺乏交流,相互间无法共享技术与方法,呈现孤岛现象,以至于缺乏提升高职院校学科发展与科研能力的作用[3]。
   (二)高水平高素质学术带头者缺乏
   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关键就是高水平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但是,我们会发现,许多高职院校都十分缺乏高水平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大部分的“学术带头人”都是名不副实的,不具备真正的科技创新知识和学术素质,组织能力也不好,没办法协调科研团队成员的关系,长此以往,会导致科研创新团队的四分五裂。团队如果没有优秀的学术带头者,首先,团队整体水平的提升会受到限制,成员之间的协作欠缺,团队凝聚力无法发挥;其次,无法确实提高团队成员的科技创新水平,无法完成大型科研项目;最后,团队领头人权威不足,号召力缺乏,科研创新团队成员各做各的,科研创新团队如同虚设。
   (三)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数量高于质量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