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兵 韩欢 本文字数:2533
[摘 要] 随着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加,市场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要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是提高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所在,结合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与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探索研究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下实训体系的改革。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实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308-02
一、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实训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师资薄弱的民办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本是以校内实践教学为主,校外实习为辅。但是整个实训体系的建设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据调查具体现状如下。
(一)校内实训
1.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实训设备短缺的问题,而更新和增加实训设备的投入很大,特别是民办院校根本难以支撑。于是就会出现多人供用一台设备,一人操作、多人观摩的上课形式,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实训的效果不佳。部分学校实训教学设备资产足够,但是实训设备缺乏维护不能实现正常功能,或者年代久远,不能紧跟汽车的技术发展。
2.实训指导老师经验不足,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训指导老师都是由学校直接到学校,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对于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不了解;汽车维修、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少,综合故障诊断及实际动手拆装的能力弱,因此,对学生的实训指导只能停留在书本,重理论,轻实操。
3.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不能紧跟行业发展,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或是人才培养方案紧跟行业发展,也在不断修订,但是学校的实训条件及指导老师未能与时俱进,导致实训项目和授课内容不能紧跟企业需求,学生通过实训学习并不能满足企业岗位的需要,所培养学生不能直接为企业所用。
(二)校外实训
目前开展的校企合作基本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合作。国内普遍存在走马观花式的认知实习,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对于学生而言,由于时间等各方面的限制根本学不到实质性内容。专业实习基本以提供顶岗实习为主,大部分从事简单的重复劳动工作,无法对整个企业的岗位需求有全面了解,不利于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甚至会影响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学生参加实训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怀疑自己毕业后的工作发展,这种实习方式也不符合家长的预期。由于未能形成良好的合作体系,不能给企业提供真正的技术人才,所以企业从中获益微弱,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从而产生恶性循环:学校不停地更换校企合作单位,校企无法深度融合,企业对校企合作失去信心,学校不能找到良好的校外实习基地[1]。
二、校企深度融合下实训体系的探索与实施
结合我院与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展开校企深度合作的一些经验与实践,对高职院校在产教深度融合下合作的实训体系的改革进行研究与探索。希望可以为产教深度融合下实训体系的教改模式提供了新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1.共建实训室,联合编写实训教材。校企深度融合下,通过企业向学校捐赠教学实训设备的形式,企业与学校联合共建校内实训室。在专业技术学习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企业岗位技能的学习,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企业与学校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编写实训教材;使培养的学生能够紧跟行业发展的需求,学生在校内的实训内容更接近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再通过企业实习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所培养的学生完全能够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达到即刻上岗的标准。
2.“专业实习,现场教学”教学模式,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现场实施教育教学的教学模式。在大一认知实习和大二专业实习期间,在学生实习的车间,,利用周六或是周日,对学生实习的工作岗位进行讲解,对汽车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在自己实习期间的亲身体验和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老师或车间技术人员的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整个车间的岗位需求及每个岗位的技能需求,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及毕业后的发展方向。同时企业可以省去入厂培训及车间培训,节约企业人才培养的时间和成本。
3.“三段三融合”。即学生在校的实训体系的三个阶段,分别是认知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三个阶段。在“专业实习,现场教学”模式下,三个阶段与企业的人才培养充分融合。大一的认知实习阶段,学校主要讲授的是对企业工作岗位以及行业情况的了解以及专业的概况等,在“专業实习,现场教学”模式下,学生将更直观地从企业文化、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生活条例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认识,并能在企业的现场教学中,更具体更实际地了解以上知识并为第二阶段的专业实习打下坚实基础。大二的专业实习阶段,学校主要进行专业基础技能的训练,在“专业实习,现场教学”模式下,将能使学生在企业一线的多个岗位上训练专业基础技能,并为企业所用。一方面可以真实体验到生产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能为企业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到了大三的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可以完全融入企业中去,为企业的核心骨干储备人才,有助于企业用人的稳定性,也能让学生在三段过程中培养起全面的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今后更好的岗位迁移和职位晋升奠定坚实基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