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鹰 本文字数:2671
[摘 要] 以县级市中等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所开展的相关工作进行归纳总结,简明阐述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与问题,对应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关 键 词] 中等职业教育;地方经济;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172-02
津市职业中专学校专门成立了实训中心工作机构,承担创新创业园实训中心日常运转管理工作,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及专业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工作,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一、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建立政校企协同工作机制
学校安排专人负责,成立以职教中心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实训中心工作机构,常驻园区开展职业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学生实习实训、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效。
1.政校企合作引进高职院学生实习,短时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
2018年,学校先后和省域内4家高职院校签订了院校合作协议,分别对接我市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食品三大产业,共引进151名高职院校学生到中联重科湖南车桥有限公司、湖南新中意食品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实习,安排本校生物化工专业12名毕业生到湖南新合新医药有限公司、湖南鸿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生物医药科技公司实习1年以上。2019年,引进高职院生物工程专业32名毕业生到湖南新合新医药有限公司、湖南鸿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进行为期3个月以上的实习。2019年安排本校毕业生10人到津市市金湘猪鬃实业有限公司进行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为我市园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支撑,有效缓解了产业企业用工难的问题。
2.政校企协同招聘高职院毕业生,解决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问题
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学校协同高新区产业规划局组织相关企业到省域内5所高等院校开展了6场专题招聘会,为产业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2018年引进52名高职院毕业生到中联重科湖南车桥有限公司、湖南新合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经世新材料有限公司3家企业就业。2019年引进31名高职院毕业生到湖南新合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经世新材料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就业,有效缓解了产业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问题。
3.校企合作实施产教融合,长期稳定地培养本土专业技术人才
2019年5月,学校联合中联重科湖南车桥有限公司、湖南新合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经世新材料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分别与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等签订院校企联合办学协议,开展“中联重科现代企业学徒制”和“生物医药化工新型企業学徒制”订单班2个,共招生招工90人,采取“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教学模式,全面实施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本土化,为我市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二)校企主体作用充分发挥
1.产教融合规划格局实施
创新创业园的实训中心是职业教育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前沿平台,有效形成了政府部门、职业学校、企业一体化的联动工作格局,更精准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2.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实施
我校的生物化工专业与湖南新合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湖南鸿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生物医药企业合作办学以来,探索建立了校企双主体职业教育模式,招生与招工、学生与学徒、理论与实践等均由校企合作完成,文化课与专业理论课由学校教学,专业实践课程在企业进行,共同考核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培养生物医药产业毕业生60余人。
3.开展社会公共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学校依托实训中心开展社会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和部分企业合作,采取“理论+实践”的培训模式,专业理论在学校,专业实践在企业岗位进行,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一年来为市域企业培训培养了3000人次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三)保障机制建设基本健全
目前,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为主要牵头人,构建了实训中心运行管理保障机制,以高新区管委会产业规划局为主构建了院校企合作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工作运行机制。
二、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我校是湖南省县级中等职业学校率先开始探索实施的学校之一,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国家、省的要求还相差很远,针对问题,我们不断总结,提出以下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一是初步构建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职业教育体系。市政府在国家、省级职业教育政策支持下,教育局具体执行,指导我市职业学校构建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职业教育体系,政府出台具体可操作性的校企合作办学办法,鼓励市域内外优势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当中来,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运行机制,融入职业教育所需产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初步构建好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职业教育体系;二是初步构建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在政府、教育局的主导下,市职业中专学校与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优势企业深度合作,构建现代智能制造、生物化工等校级专业群,开展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职业教育探究,采取“招生即招工、教学即生产、教师即师傅”的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初步探究形成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明晰了合作校企的责、权、利,使校企主体作用发挥更明显,彰显立足于本地就业创业的职业教育发展新特色,为我市三大产业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