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谈中职学生实训安全

2020-04-0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刘蕾 童国平 本文字数:2507
  [摘           要]  随着中职教育课程的不断改进,学生实训课比重攀升,暴露出许多安全问题。基于对本校实训室的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结合本市部分中职学校的实训课程开展现状,分析了造成实训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保证学生实训安全,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实训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规范实训室的日常管理并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关    键   词]  实训室;安全管理;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274-02
   随着教育部进一步深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模式正在逐步发生改变。中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基地,实训课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工匠精神必不可少的环节。中职学生人数扩增,实训室规模扩大,实验仪器设备不断更迭,数目增多,使用频率也不断提高。比重不断上升的实训课使实训安全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与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应对日益突出的实训安全问题,解决实训的课程需求与安全需求之间的矛盾,确保教学工作与秩序正常运行,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实训现状分析
   近年来,实训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一次又一次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2018年12月,北京某高校一实验室发生爆炸,造成3名参与实验的学生当场死亡[1]。高校如此,职校更甚。对于中职学校,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屡见不鲜。特别是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后,安全技能不足的短板暴露,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成倍增加。因此,实训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安全意识淡薄
   1.学校层面
   实训安全事故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并且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需要长期认真地做好方方面面的事情,事情多而杂,,在有大量的学生工作和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老师容易产生侥幸心理,对实训安全管理放松警惕。实训安全教育,往往没有正式纳入教学计划中,缺少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更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教学机制。学生的安全教育,一般都是实训老师在实训之前简要交代一下实训注意事项,过程往往流于形式,并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安全教育是僵硬的、表面的,无法深入人心,也无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2.学生层面
   中职学生大部分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缺乏遵守安全规则的意愿,对实验操作随意性较大。不正确的态度与淡薄的安全意识,往往给实训操作埋下了安全隐患。在实训过程中,随意乱扔烟头导致火灾发生,违反操作规则造成设备伤人或损坏,随意倾倒废液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不鲜发生。
   (二)安全管理不到位
   许多中职学校对于安全方面,往往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财力。工作重点一般以物防与技防为抓手,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和校园霸凌方面有较大的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安全知识和技能,一般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由于中职学校实训项目多,实训室存在的设备与仪器也大不相同。多种危险有害因素导致隐患的类型多。通过对湘潭市中职院校的走访得知,实训室危险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如下表所示。
   这些隐患重重的实训室,多半由本专业的某个老师兼职管理。管理员不仅缺乏相应的安全与紧急事故培训,并且在教学及其他事务的工作之外,要管理好几间实训室,需要相当大的精力。
   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实训环节与普通文化课程的形式大体相同,以班级为单位,1~2位老师同时指导30~50个学生,在空间有限的实训室内进行实训。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无暇顾及所有学生,安全风险难以掌控[2]。
   (三)资金投入比重少
   近十年来,随着“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兴起,国家对“工匠精神”的大力提倡,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在逐步得到重视与发展。在并给予一定的财力支持。但是与目前庞大的中职学校师生规模数量相比,现有的专项经费投入杯水车薪。导致学校对于实训安全的投入比例少之又少。主要表现为:
   (1)实训场所缺乏专業的应急设施、设备;
   (2)管理人员缺乏突发事故处理能力;
   (3)尚未形成专业的实训管理队伍;
   (4)缺乏完善、可行的教育培训体系[3]。
   二、实训安全的重要性
   学生实习阶段是事故的高发阶段。学生在学校实训安全教育不到位,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练就严谨的操作习惯。一旦放到工作岗位,全隐患较多,弱化的安全技能彻底暴露出来,直接导致事故发生或者发生事故时不能采取有效措施使伤害最小化,酿成惨烈后果。美国安全生产专家海因里希对7.5万件工伤事故调查统计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占比89.8%。我国企业工伤事故产生的原因,85%也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4]。不安全行为是由于安全意识不强和安全素养不高导致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安全的诉求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之中,还体现在生活与学习的领域。中职学校作为学生踏入生产工作的最后一环,有义务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保障学生实训安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使学生在职业生涯的道路上顺利前行。
   三、措施与对策
   (一)安全教育系统化
   安全教育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基石。对学生的实训安全教育内容应该包含公共安全知识、实验室守则、设备规范操作章程、紧急事故处理办法等。实训安全教育应该贯穿学生在校的所有阶段。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