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职学校中实行学分制教务管理方式的研究

2020-04-1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杨柳 本文字数:2623
  [摘           要]  学分制是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教务管理模式,这种教务管理模式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核心主要是以选修课为基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选修课,教师根据学生各个学科的分数来计算学分,考核学生的综合成绩。学分制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也提升了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值得中职学校来借鉴,但是学分制对于信息系统的依赖比较重,这对于中职教务管理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再加上中职学生信息化素养和文化素养薄弱,也为学分制在中职学校的实施增添了一些不确定性。主要论述了学分制在中职学校教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学分制教务管理方式的策略。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学分制;教务管理;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280-02
   学分制体现的是“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人性化管理理论,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学分制利用学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量,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选修课,实现学习上的扬长避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学分制采用了先进的大数据和专业的信息系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务处的工作量。笔者认为中职学校想要在教务管理中实施学分制,需要结合中职制造业教育特色,创建校本特色选修课程;建立专业化的教务管理系统,提升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务处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升他们对教务系统的操作能力;创建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学分制对于很多中职学校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教师在教务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借鉴高等院校的管理经验,结合中职教育特色,对学分制进行完善,走出一条特色的中职学分制教务管理之路。
   一、学分制的内涵和特点
   顾名思义,学分制就是用学生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考核学生是否符合毕业标准,目前主要是在我国各大高校推行。学生在学分制的指引下选择自己的课程进行学习,给予了学生发挥特长的机会,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自课堂学习中更加投入,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了最大的价值,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打平常分和学生的考试成绩构成最终成绩,获取相应的学分,根据学生学期末的累计学分,达到学校要求的最低学分才可以允许毕业。
   学分制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灵活性强、学生自主性强、教育资源利用率高。学分制也属于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以选修课为基础,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育模式。学分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课程、老师、上课时间等,机动灵活性比较强;顺应了学生的天性,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增加了教务管理的弹性;提升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因为共同的爱好聚集在一起,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二、中职学校实行学分制教务管理方式面临的困境
   (一)教务处教师信息化素养有待提升
   学分制的主要媒介就是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大多数中职学校教务处的教师都是以中老年教师为主,这些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操作不是很娴熟。学分制无论是选修课的选修、公共课的申报、学生成绩的汇总等都是依赖教务管理系统,对于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要求比较高,中职教务处教师在信息化素养上比较薄弱,影响了学分制的实施。
   (二)中职学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特殊性
   中职学校教育体系和高等院校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尤其是在课程设置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信息化素养和大学生还是有差距的,所以课程设置上主要是以職业教育为主,在设置选修课、公共课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如何在众多课程中进行筛选,是一个大工程。
   (三)教务管理系统的构建进展缓慢
   中职学校虽然已经基本实现了校园网络覆盖,但是在硬件和软件设施上和高等院校还是有差距的,学分制对教务管理工作的软件和硬件设施要求都比较高。想要实施学分制需要构建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制定规范化、科学化的选课系统、考勤系统、成绩汇总、学分核算系统等,为学分制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学分制在中职教务管理工作中的优势
   (一)更能挖掘中职学生的特长
   中职学生虽然文化课比较薄弱,但是在艺术、体育、机械等方面还是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执行力也比较突出。传统的学年制束缚了中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刚性的课堂考核制度,不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学分制可以让学生发挥自身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来学习,,充分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树立中职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传统中职教育管理中还要负责教师的排课,很多时候中职教师都是身兼数职,负责不同专业的教学任务,有时会出现本专业学生不感兴趣,其他专业学生想学却又学习不到的局面。学分制可以帮助师生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开设选修课,让喜欢某个课程的学生来学习,针对选修人数比较多的课程,可以增设授课教师和课时,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也让学生学习到了自己想学的知识。
   (三)有利于构建多元化的育人模式
   21世纪是复合型人才竞争的时代,教育管理模式中学生只能学习到本专业的知识,如果学生想要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只能自学,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分制有助于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让学生进行跨专业学习,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通过学分制可以把自己最新的教改成果、职业教育特色、本专业最新的科研资讯传达给学生,提升教学有效性。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