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思政课目前已经成为高校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国家教育理念的革新有重大意义。目前思政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成果较好,但是在其他专业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思政课在生理学教学中面临诸多挑战。思政课对生理学教学有很大价值,如教育价值、道德品质价值。思政课走进生理学教学的挑战体现在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推动思政课走进生理学的策略体现在紧贴教学内容与思政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发掘生理学中的人文精神。
[关 键 词] 思政课;生理学教学;挑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7-0082-02
生理学教学不应该固守在传统的专业教学体系,应该紧贴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这对他们的人生发展有重要价值。本文根据思政课走进生理学教学中面临的挑战来给出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1]。
一、思政课走进生理学教学的意义
思政课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教育名词,而是指教给学生知识,更多的是提升学生的精神内涵,注重学生的德育[2]。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育人上面。一个人只有品德提升了,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如果一个人只徒有理论,而没有道德,那么这个人的人生必定是失败的。就社会发展来看,社会的进步与个人的进步息息相关。教师要正确理解思政课的真正含义,掌握其深刻意义在于培养国家栋梁之材,而不仅仅是把相关知识灌输到学生脑中。思政课走进生理学教学也是践行“立德树人”[3]的目标。思政课走进生理学教学既有时代价值,又有人文价值,更有教育价值。我们在前面分析了思政课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所以是有时代价值的。从人文价值看,思政课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情感态度,所以具有人文价值。思政课说到底是一门课程,所以它具有教育价值[4]。
二、思政课在生理学教学中面临的挑战
个人根据思政课在生理学教学的实际来分析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一)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
目前,不少学校的思政课教学与生理学教学是相脱离的。思政课需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相关的实践分析中,分析社会相关的热点现象,并与社会价值观、个人思想道德联系起来。从这个方面来看,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是思政课的必要条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方式和理念的缺陷,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现今不少高校的思政课更多地依靠课本,以课本为主要载体来为学生传授知识[5]。
(二)教学方法落后
如何才能使学生以更高的热情去接受所学习的知识,甚至可以主动地、有目的地投入学习中,这需要教师从教学方法中寻求答案,可以看出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包括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这些都是教学方法的重要内容。不少思政课教师不看重教学手段,所以教学方式不新颖。再有就是教师的不专业性导致教学质量的低下[6]。现在的学生更倾向于感受视觉与听觉的冲击,他们倾向于媒体教学。如果教师不能利用媒体教学,就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分散注意力。综上所述,思政老师需要把教学方法做更深化的改革和创新来提高教学质量,思政课教师应该破除旧有的灌输式教学。教学是双向互动的,不应该是教师的主场,应该让学生成为主角。所以,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模式也是思政课教师思考的问题[7]。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对思政课不够重视,,教师也没有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是整个教学行为中的领导者,学生需要在教师的领导下进行有效的学习,所以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在教学评价体系中要突出教学质量这方面的测评。如果教师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用合理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教学评价体系中的问题将更少[8]。
三、思政课走进生理学教学的策略
我们在前面分析了思政课走进生理学教学面临的挑战表现,其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存在很大弊端。在新时代下,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促进各学科的发展,思政课的发展更值得被关注。下面本人将结合思政课在生理学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及相关的文献,来指出相关的解决策略[9]。
(一)紧贴教学内容与思政内容
我们在前面分析了思政课走进生理学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思政课内容与生理学教学内容相脱离,因此,紧贴教学内容与思政内容是首要的解决策略。个人以为,紧贴教学内容与思政内容需要从以下幾个方面来着手:首先,思政课教师需要在课前认真研读课本,认真准备教学内容[10]。思政课教师需要考虑思政课理论知识如何与生理学相关知识融合在一起,尽量选取热点话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例如,教师在教授爱岗敬业等精神时,可以结合生理学相关的学者取得的成就,让学生既能够对爱岗敬业精神表示赞同,又能够对相关的专家学者有所了解。例如,在讲解焦虑等心理疾病时,可以列举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列举这些学者学术成就背后的努力与勤奋,以此来说明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也可以不断鞭策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再如,思政课中的“为人民服务精神”[11],思政课教师需要有充沛的情感,对祖国、对社会、对学生都需要奉献自己的爱心。思政课教师在讲授风险精神时,可以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12]的角度出发,可以联系医保、献血等热点事件来引起学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