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郭丽苹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1年16期 本文字数:2156
摘 要:
幼儿园平安校园的打造,在平复幼儿家长担忧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
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分析幼儿园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和种类,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根据危机管理理论,着重做好预防工作,采取多种举措来避免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发生,注重将幼儿园安全事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努力打造平安校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危机管理理论;幼儿园;安全管理
一、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基本情况
在最新的幼儿教育教学大纲中,将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幼儿的年龄比较小,同时幼儿的好奇心比较强,对外部事物急于探索,同时因为生活经验缺乏,对于各种安全隐患、危险物的辨别能力比较低,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比较差,所以幼儿园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二、幼儿园安全事故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对于幼儿园安全事故类型的分析
这些年从新闻报道中就可以看出,幼儿园安全事故不断地出现,根据公开报道的幼儿园安全事故来分析,总共有十一种安全事故类型。常见的有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等。幼儿园安全事故发生的时间在开学季、放假前夕比较集中。同时,幼儿园人数比较多,幼儿也好玩好动,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比较弱,所以安全事故产生的概率自然就很高。
2.对幼儿园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
首先,幼儿园的安全监管力度不够。从诸多幼儿园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来看,幼儿园老师失职、安全操作疏忽等都是造成幼儿园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夏季,个别幼儿园老师将幼儿遗忘在校车上,导致幼儿长时间在暴晒下出现安全事故,这就暴露出幼儿园老师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因为国家二胎政策的全面实施,幼儿园中学生数量在急剧增多,间接地造成了幼儿园师资力量跟不上,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压力大,对幼儿园老师的培训教育工作不到位,缺乏應急预案的研究和自定,不利于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及时处理。
3.幼儿家长和老师的沟通交流不足
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幼儿家长配合。比如,有的幼儿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吃不饱,提前在家里进行了加餐,但是未及时告知老师,幼儿园还是按照以往的餐量进行配给,造成幼儿因为食物倒流窒息而出现安全事故,这种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幼儿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和交流不到位。
三、危机管理理论下的幼儿园安全管理举措
1.强化幼儿园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
上面分析了各种幼儿园安全事故,对此要从幼儿园、幼儿家长以及幼儿等三个方面对安全事故做好预防工作。首先,要根据国家有关安全质量标准来优化和调整幼儿园的各种教学设备,确保从硬件上将安全隐患及时消除掉。其次,要提升幼儿园老师的素质,特别是幼儿园老师的爱心和耐心,要定期组织幼儿园老师来分析和探讨各种幼儿园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组织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确保幼儿园老师能够对各种简单的安全应急技能熟练掌握。比如,对于幼儿在吃饭的时候,容易出现误吞异物的情况,就需要幼儿园老师切实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同时,根据幼儿日常所能见到的电器、交通工具等,对于各个使用环节中所出现的险情要确保幼儿能够准确地识别,掌握各种避险、逃生技能。此外,还可以以情景模拟的方式来增强幼儿对安全隐患的感受,这样比单纯地说教教学效果要好得多。最后,幼儿父母要和老师强化沟通力度。如果幼儿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说过敏等,幼儿父母要及时告诉幼儿园老师,避免再重复犯错。
2.强化幼儿园安全事故的监管力度
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多个层面,从最开始的校门口安全保卫到幼儿园中的建筑物、教室等,,对于幼儿的安全住行等应该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每个幼儿园老师的安全工作职责,强化安全管理技能培训,不断地提升幼儿园全体老师的安全素养。对于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要根据多元化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包括幼儿园老师、幼儿家长以及第三方机构等。如果幼儿园发生了安全事故,就应该严格按照危机管理中的5S原则来实施,要第一时间上报政府安全管理机构以及教育部门,要将安全事故的发生态势和处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要敢于负责、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以真诚的态度来控制安全事故舆情发展。幼儿园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要及时对幼儿园形象进行修复。
四、结语
当前幼儿园要结合危机管理中的权威证实、系统原则来最大化地降低安全事故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时制定更加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举措,强化监督落实力度,避免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切实提升幼儿园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冯宝安,周兴平.2010~2015年在园幼儿死亡事件统计分析与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6(2):12,21.
[2]樊婷婷,梁小丽.近二十年来我国幼儿园意外伤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7):12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