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职业学校教育管理改革措施

2021-11-2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安忠成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8期 本文字数:2541

  [摘           要]  当代高校是培养未来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有效做好创新型人才培养与职业学校的有效教育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地区城市人口日益增加,改革步伐也进一步加快,各大高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学校的教育管理难度也在逐步加大,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一步步发生变化。面对新形势,学校针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变化这一方面设计新的管理模式,以满足不同年纪学生的不同需求,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创设出更顺应当下社会形势发展所需要的工作管理模式。
  [关    键   词]  创新型人才培养;职业学校教育;管理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8-0202-02
   引言
   对初入新校园的学生来说,新校园是一个陌生且全新的环境,是一个与过去有极大不同的教学场所,教学活动、人际交往、日常生活等方面较以往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在此情况下,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承受能力的差异性会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学生思想观念日益复杂,所以对教育和培养当代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模式下的大学生管理模式、管理体系、管理观念等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当代学生的管理工作必须创新途径与健全管理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创新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与职业学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模式单一
   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进程逐步加快,国内高校与多个国家学校的交流探讨与合作竞争中,教育管理体系、教育管理观念以及教育管理方式等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我国职业学校教育管理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教学模式,长此以往,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极易导致职业学校整体教学结构的“千篇一律”,人才培养方案也逐渐暴露出其培养模式的弊端。
   学生所接触的知识层面较为狭隘,理论知识层面中其知识构成并不合理,其在综合文化素质能力方面有着一定程度的缺陷,实际社会实践活动中也会表现出动手能力差、团队合作意识薄弱、适应性与创造性差等方面的缺点,不具有创新思维与发散性思维,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二)管理模式落后
   现阶段,我国职业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发展成果,注重对其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评价的好坏与否只单纯取决于学生所能掌握知识的多少与应试教育体系的成果,把教学过程理解为仅仅是对知识的积累过程,从而忽视学生自身发散性思维与潜能的培养。
   为此,职业学校教育理念与教育管理方式还有一定程度的改革空间,有待打破单一模式的教学框架,改变其生硬的知识灌输方式,转变学生评价模式,杜绝应用“一刀切”的量化评价模式,无法有效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潜能。
   (三)无法适应社会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职业学校教育管理工作部分职能正一步步转化为服务职能,如传统模式下的毕业计划分配转为自主择业;学费困难资助转为发放助学金,补助向奖励以及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多种途径转变,有效完成这一系列转变的前提条件,是职业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管理理念与管理体系适应社会发展,并做出一系列调整,来确保新形势下管理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的执行。
   同时,现阶段信息技术手段也在迅速发展,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其生活方面、学习方面乃至道德品行方面都受互联网潜移默化影响。网络技术的发达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不健康且有害的内容,网络特有的高隐蔽性、纯虚拟性使其成为人们传播多种思想的发源地与攀升地,其中一些虚假、具有危害性的信息传播反而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污染荼毒,使得部分学生不顾实际日常生活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极容易上当受骗,导致受到人身安全与财产的威胁,对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四)专业设置与学分制缺乏柔性
   在职业学校教育上的专业设置与学分制上,部分学校急于求成、求大、求全,对专业建设方面缺乏具体且详细完善的前期分析、过程调查与最终成果研究,从而出现某些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方面与市场经济需求严重脱节,且在学分制管理方面,无论是学年制还是学年学分制,学生都得不到充足的自主性与主动权,其大多掌握在教师与学校身上,学生必须按照统一的时间修完统一的课程。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与职业学校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完善创新职业学校教育管理制度
   现阶段,职业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应建立一套完善、科学、合理且有效的管理工作制度,树立依法治校、党政合一的制度管理意识。当下大多数职业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时的制度并不健全、完善且制度的持久性、稳定性与严肃性也得不到基本保障,欠缺应有的权威性,且分层管理协调性较差,相关部门的自我保护意识极容易引起条块分割的冲突矛盾,造成各部门或单位各自为政,导致职业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低下。
   职业学校教育管理制度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学校实际管理情况来制定完善的、健全的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并以此为标准规范学生的行为思想,行使有效的,,以条为主、直接明确管理的工作机制,创新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方式,把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日常生活行为管理等方面相结合,提高管理工作的最終效率。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