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从中职学校特点探究中职体育教学改革

2021-11-3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王昱位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8期 本文字数:2466

  [摘           要]  对于我国教育而言,中职学校属于重要的教育阵地,其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责任。但由于受到各个方面原因的影响,导致我国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存有一些问题。然而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各个行业得到了持续发展,也逐渐加大了对中职学校教育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应该结合学校自身特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立足于市场需求,创新教学内容,除了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体能训练,帮助其有效适应社会发展。对此,立足于中职学校教学特点,对中职体育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究,并分析了有效改革措施,以供参考。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教学特征;改革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8-0206-02
   众所周知,步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尽快加入社会工作中,因此他们自身学习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对于知识结构不够了解,从而导致他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另外,中职学校的主要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从而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我国教育并没有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提出较高要求,而是着重关注学生的体能水平以及其专业技能。体育作为可以促使学生身心放松且提升身体素质的一门学科,在某种意义上,它与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体育教学在中职学校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在这一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师更应该加强自身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并结合中职学校办学特征,探究当下体育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分析了针对性的解决方式,以此提升中职学校学生的运动精神与体育素养。
   一、中职学校特点分析
   (一)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十分明確,但也过于单一,根本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使其达到某一专业领域的要求,从而在将来能够进行针对性的工作。因此,体育这一门课程在中职学校并没有得到其应有的重视,很多学生对于体育的印象还比较传统,认为学习体育并无法获得专业技术。所以在学生眼里,体育课更倾向于自由活动课,体育课程的设置也趋于表面化。另外,再加上学校与教师同样没有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这也是导致学生对体育态度不正确的原因。久而久之,学生对于体育的积极性就逐渐弱化,自身身体素质也无法得到提升。
   (二)体育教学内容
   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虽然很多体育运动看上去比较简单,但实际上含有自身的精髓[1]。比如,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集体活动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然而大多数中职体育教师只结合课程要求,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并没有使用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的教学内容也相对较少。除此之外,更是没有立足于学生的喜好和特点为学生创建趣味性十足的体育教学,这影响了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的形成与树立。最终导致中职体育教学只是让学生从室内活动转到了室外,没有彰显体育教学的意义。
   二、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育教学内容片面化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多数中职学校慢慢了解到体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并尝试通过体育教学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精神和意识,在强化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但实际上,体育教学在中职学校中还呈现出片面化问题。很多教师只注重学生的体育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比如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大多数体育教师都会让学生根据规范动作不断进行练习,如投篮或者是运球等,要求学生规范自己的动作,且将其视为提升学生篮球技能的主要方式之一。另外,当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时,通常情况下一般选择跑步的方式进行热身,或者是随着教师一起做健身操,而且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也只是学习基础的运动技能或技巧。但这一教学内容很难满足中职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再加上教学模式过于守旧,所以很难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二)体育教学方式单一
   多数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过于枯燥。因为中职学生对体育学习要求、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内容都存有较大的差异性,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使用单一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一方式无法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比如,,在为学生讲解某一项技能的规则和相关动作时,教师一般都会选择口述的方式讲解,或者是一边讲解一边用自己的肢体摆出相同的动作[2]。之后就让学生展开实践,通过对教师动作的模仿进行训练。因为整个教学方式都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同时也没有与学生自身学习的专业情况进行结合,也就对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带来了较大影响。
   (三)教学评价制度不够科学
   当下,很多中职学校在对体育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为理论知识的考核、运动技能的掌握以及上课出勤率等内容,从而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过程,过于强调结果性评价,没有注重学习过程与发展的评价。也就导致身体素质低、运动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即使在课堂中很努力,也没有得到相等的回报,成绩依旧不好。相反的是,自身运动基础扎实且身体素质高的学生,即使不用怎么努力也能得到好成绩,这也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了兴趣。
   三、基于中职学校特征的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相关文章:
  • 1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
  • 2 基于OBE理念的智慧对分课堂设计与实践
  • 3 基于OBE理念的车辆驾驶控制系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
  • 4 幼师生情绪调控能力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 5 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下学业发展性评价研究
  • 6 信息化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在传染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
  • 7 陕西省科研经费“包干制”推进策略分析
  • 8 中文版自我概念与认同量表(SCIM)的结构及信效度检验
  • 9 Matlab软件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辅助应用
  • 10 网络PBL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