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技能人才提升计划下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21-12-1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侯聪玲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7期 本文字数:2485

  [摘           要]  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高技能人才提升计划过程中人才培养出现的常见问题,从生源、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材几个方面深入分析,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总结经验,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关    键   词]  高技能人才提升计划;人才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7-0046-02
   一、引言
   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十四五”规划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紧迫需求,发展职业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重要举措。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教育扩招100万人,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高技能人才提升计划主要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是高职百万扩招的一个有效途径。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我们必须把握高职教育发展方向,根据高技能人才提升计划扩招100万要求,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重点研究百万扩招新形势下职业教育面临人才培养的问题,不断进行教育改革研究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大国工匠和精益求精的重要方式。针对扩招生源特点,深入研究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他们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成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高技能人才提升计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教育目前承担着培养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它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每年千万人的就业,对我国产业进步、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还未跟上产业结构性调整的步伐。市场上高技能型劳动力短缺的“用工荒”与应届毕业生专业不对口导致的“难就业”矛盾问题愈发突出,结构性失业问题愈发严重。另外,有专业技能但知识水平欠缺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却很难得到任用。为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为调整教育供给侧结构,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国务院出台了高职院校扩招百万人这项教育政策。这既是解决我国当前高技能人才短缺难题和稳就业的战略之举,又是高职教育现代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高技能人才提升计划下扩招百万将带来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新改变,尤其是人才培养必将遇到新的问题。高职院校培养范围从传统毕业生考试模式扩招到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面对多样性生源,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职扩招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重点问题。只有不断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涉及的方方面面,才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让更多的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高技能人才提升计划扩招之后的生源将从传统的、单一的生源结构转变为多元化,扩招生源包括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高职教育工作有以下三方面的新特点:(1)社会角色的多元化和年龄区间的扩大化。高职学生除了以往的应届考生,新增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针对这些学生,人才培养方面要考虑重新设置和更改课程体系。(2)学业基础的差异化。不同生源,学业起点不同,相应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别。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必须有相应的更新,并与之相适应。(3)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不同生源的学生在具体学习需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个性化学习需求随之产生,这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三、高技能人才提升计划的现状
   广东省是国家职业教育大省,在已公布的各省扩招计划中,广东省扩招人数全国前列。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高技能人才学历提升计划试点招生工作的通知》,全省79所高校开展扩招,高技能人才提升计划中所招学员于2020年春季入学。
   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对接五个教学点,分别是惠州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肇庆市农业学校(肇庆市工程技术学校)、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广东伴我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广通工程技术职业培训学校。自接到高技能人才提升计划通知以来,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多次前往教学点逐一考察教学条件、实训设备和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我们发现:在这五所教学点,实际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有所差异,,同时这五所学校即将招生的高技能人才生源结构多样化,入学的学生年龄有一定的差别,各种类型生源在各个教学点所占比例不同,针对这种多样化,如何顺利实施教学,保证教学质量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各个教学点相关教师也来我校进行研讨,经过大家多次相互交流,我们决定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根据生源多样性,有些学生白天需要上班,采取在岗培养与学校培养相结合,实行工学交替等弹性学习形式,教学模式根据实际招生生源以方便就学、灵活多元为原则,五所对接教学点分类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建设优慕课平台,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探索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和网上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由于各个教学点实际情况不同,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和五所教学点根据各自学校生源和配套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分别制订了五种人才培养方案,确保高技能人才学历提升计划教学标准不降,灵活教学,保证人才培养具备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强的特点。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