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岚,郝婷,赵桂琴,苏占辉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50期 本文字数:2585
[摘 要] 分析了中药
鉴定学实验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引用经典、启发教学、加入
课程思政、融入多媒体、利用中药种植园与中药标本馆、总结提炼等多种方法对中药
鉴定学实验课程进行改革,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研思维,提高综合素质。
[关 键 词]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070-02
中药鉴定学是我校中药学本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以传统鉴别经验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的来源、品种、性状、鉴别特征、质量标准、寻找和开发新药源的一门应用学科[1]。研究方法有来源鉴定、性状鉴别、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是一门“保质寻新,整理提高”的学科。该课程的理论课与实验课联系密切,通过实验课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操作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
一、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现状
(一)教育模式陈旧
传统的中药鉴定实验课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需要鉴定的药材数量多,显微鉴别特征繁多,而且教学模式单一,仅仅是教师按部就班地讲授,学生按照预订流程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书写实验报告,类似于“填鸭式”教学,并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因而也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实验课中,实验中偶尔有观望状态,自己不动手,只是参考别人的实验结果,导致学习效果不佳[3]。
(二)学生缺乏主动思考
传统的中药鉴定学实验课程中,学生是按照教师的教案去做实验,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实验完成后,学生并没有深刻理解实验设计,不清楚每一步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不知道如何去设计一个完整的实验,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科研能力没有得到提高[2]。
(三)实验内容繁多,易混淆
中药鉴定学相对于其他专业实验课,涉及面广、内容繁杂、抽象性强,不便于学生记忆。以我校现在使用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药鉴定学》为例,共收载中药(药材、中成药)273种、饮片81种、附药67种、重点药物106种。中药实验共40课时,需鉴定药材190余种,实验内容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根茎类药材尤其繁多,容易混淆,不易辨认,增加了学生的记忆难度[4]。
因此,我校中药鉴定实验课一直致力于教学改革,争取在有限的实验课时内把繁雜的内容系统化、抽象的内容直观化、枯燥的表述生动化,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提高教学效率,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加深理解、记忆,同时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二、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改革
(一)增强课堂趣味性
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中药名字的由来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在实验课讲授时,可讲述一段故事或典故或时事热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可以为下一步学习中药的产地、分布、采收等埋下伏笔,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内容,可以将药材原植物、中药材彩图、显微鉴别图、理化鉴别图、混淆品和伪品彩图等通过多媒体形式展现出来,更加生动直观,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将预实验做成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比如本次课程用到的理化性质鉴别;或者将之前学习过的方法做成视频,帮助学生回忆,比如分析天平的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索氏提取器的安装使用等,这些都是大二学过的基础课,播放视频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回忆之前学过的知识,同时也使实验操作更加规范。
(二)课前、课中、课后跟踪教学
上课前3天,在班级学习群发布预习作业、课件视频,或者通过雨课堂等软件进行课前预习答题,通过学生答题情况掌握学生的知识盲点,课堂上重点讲授。课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原因,以作业、讨论等方式巩固学习内容。指导学生使用中国大学慕课、爱课程等视频教学网站丰富课程学习。
(三)融入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可通过讲解中药鉴定学发展历史讲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通过讲授药材真伪鉴别,强调做人诚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讲授中医药的传承,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5-6];通过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科学规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四)融入“翻转课堂”
抽出实验学时的1/5的时间,,将全班学生分成8人一组。每个小组分配3种重点药材,要求学生通过提前预习掌握药材的鉴别特征。每组推荐1名学生作为主讲,向全班同学讲授每种药材的鉴别特征,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将教学重点引出,全班学生互动讨论、主讲小组解答等方式学习鉴定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在讲授过程中不足的地方,教师予以指出并解答。通过这种形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可以对药材的鉴别印象更加深刻。同时这种方法锻炼和提高了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制作PPT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