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刘浩东,戴京涛,崔爱勇,王兵,韩莉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50期 本文字数:2773
[摘 要] 首先针对传统金工实习
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工程类军事院校的学员培养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金工实习
课程教学的改革优化措施,最后经过近三年的教改对比实验表明,采用教改模式的学员在积极主动性、工作作风、创新动手能力以及首次任职岗位适应性等方面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提升。
[关 键 词] 金工实习;教学改革;授课模式;考核评定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184-02
工程类军事院校担负着为部队培养装备维护和修理专业人才的神圣使命[1],而作为工程类军事院校学员熟悉机械制造的基本方法以及培养基础机加工实操技能的重要基础课,金工实习课程在训练学员动手能力、培养学员基本的工程素养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2]。基于当前地方工程院校金工实习课程的教学目标——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结合工程类军事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可以发现,对工程类军事院校金工实习课程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改进,对培养岗位技能型军事人才的强军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工程类军事院校金工实习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金工实习课程在教材编修、教学设计、授课模式以及教学效果评定等方面已经非常成熟,但是随着部队装备的现代化高速发展,部队对装备维修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当前军事院校录取生源的学习背景和生活阅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导致极其成熟和固化的金工实习课程也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严重制约该课程发展进步和影响学员培养效果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授课的模式不合理
金工实习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目前大部分高校所采取的授课模式为先进行理论讲解,然后开展实操训练,而这样的课程授课模式,显然不利于学员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和良好操作习惯的养成,更不适应现代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点。
(二)学员的学习兴趣不足
由于在金工实习过程中存在教员照本宣科授课,没有很好地对实习内容、授课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等进行优化创新设计,,授课过程中只是单一地让学员练习某种机加工技能,从而使学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由初步接触金工实习时的新鲜感,迅速演化为对单调枯燥技能训练的抵触情绪。
(三)考核的方式不科学
金工实习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员的工程实践能力,因而也对学员具有诸多方面的要求。如要求学员具备一定的机械(加)专业基础知识,养成严谨、认真、踏实的工程素养。另外,还要求学员通过学习和训练能够获得一定的开拓创新。但是当前金工实习课程对学员学习效果的考核主要基于学员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使学员错误地认为该课程仅仅是一门技能训练课,从而偏离了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综上所述,对学员的考核方式第一方面能够体现学员基础技能的掌握程度;第二方面能够体现学员工程素养的养成效果;第三面能够检验学员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课程改革及优化
对于金工实习课程的教学改革和优化措施,主要目的是针对性解决上述在当前金工实习课程所存在的問题。
(一)授课模式改革方面
为了优化改进金工实习课程的授课模式,基于实践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学员实操技能的养成特点,设计授课模式分为理论讲授、教员示范、学员分组实操训练、教员巡回个别指导、共性问题召集讲解、分组实操训练、小节讲评、下阶段任务布置等几个环节(如图1所示),采用此种授课模式第一方面能够通过教员的示范,将晦涩难懂的理论以一种感性的信息形式输送给学员;第二方面在学员分组实操训练过程中,同组学员和教员可以及时纠正学员在操作姿势、动作要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方面是通过召集学员讲解存在的共性问题,可以显著提高学员的训练效果;第四方面是通过集中讲解共性问题之后的再次实操训练,不仅能够使学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而且可以对正确的操作要领进行记忆强化。
(二)提升学员参与度方面
为了提升学员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参与的兴趣,把学员培养成为全面素质优良并具有“复合知识、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可在课程授课过程中开展课程结构化改革,即将传统授课过程中以学员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典型产品加工为加工训练终端,改为三个模块化相结合的方式,三个模块分别为:(1)完成教材规定的典型零件的加工训练。(2)由学员自己设计,并完成所设计零件的加工。(3)对实习训练过程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整改纠正,以及实习训练的建议和感想进行实习总结撰写。通过要求学员顺利完成上述三个模块的训练,第一方面可以使学员原原本本地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训练内容;第二方面充分发挥了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极大提升了学员的参与度和兴趣;第三方面可以通过实习总结的撰写,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复盘和分析,不仅使实操和理论知识的记忆更为牢固,对自身问题的纠正认识更为深刻,而且学员作为课程的受众,其对课程的建议和感想还可以对课程建设形成反馈改进的作用,有利于课程的进一步改进和改革。
另外,为了提升学员的训练积极性,将课程结构化改革与学员参加本省和全国性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和大学生科技大赛等赛事的参赛资格进行挂钩,尤其是部分学员设计、加工的零部件甚至可直接作为参赛作品的产品一部分,使学员不仅获得了自主设计、自主加工的成就感,而且让学员获得实实在在的竞赛成绩,并且在参赛作品制造过程中,实行小组团队协作设计、加工、装配参赛制度,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兴趣度,同时也锻炼了部队装备维护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团队协作素质。近三年,通过这种金工实习课程结构化改革与学员参加机械创新大赛相结合的形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金工实习教员所指导的学员先后获得全国性大赛二等奖2项,省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1项,先后有5名指导教员被评为大赛优秀指导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