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当代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2021-12-2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任祯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50期 本文字数:2562

  [摘           要]  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阵地,高校的教育质量间接体现着国家文化软实力水准,然而受旧有应试教育模式制约,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片面重视理论文化知识的弊端,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不甚关注,严重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当代教育心理学为基点,简要分析了当代高校学生心理发展现状与问题,并据此展开了对策讨论,以期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关    键   词]  当代心理学;高校学生;应用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196-02
   教育心理学是当代教育与心理科学理论融合发展的产物,主要解决教与学这种双边活动中各主体产生的一切心理活动。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今天,大学生身心受到来自各方面观点和因素的冲击,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关键矛盾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提升院校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必然需求。
   一、当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挑战
   (一)人际关系面临重构
   人际关系是大学阶段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来自各地域、各民族的青年学生聚集到同一院校甚至班级中,不管是思维方式还是心理定式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一些学生还未摆脱对家庭的依赖,人际交往面临困难,由此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少见。人际关系的构建会受到学生认知结构、自我意识以及交往目的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大学之前人际交往經验匮乏,心理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冷漠、退缩、害怕失败;还有部分学生受功利思想侵蚀,片面将人际关系等同于利益关系,同样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1]。
   (二)社会竞争压力较大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度繁荣,我国逐步进入了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新常态发展阶段,科技、文化密集型产业层出不穷,对精英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高校教育也迎来了首个大众化发展趋势。这种变化带来整体教育水准提升的同时,也给大学生造成了极大的竞争压力,一方面社会和企业对大学生能力表达出了极高的期望值,但固化的高校教育模式却无法适应时代变更,另一方面学生在人生规划中表现出期望过高的现象,现实的打击很容易使其产生不满或者逆反心理,再加上繁重的课业压力,焦虑、烦躁等情绪也随之产生,给学生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三)自我调适能力欠缺
   大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学生面临的不再是单一的学习任务,而是来自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方面的挑战,这无疑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其出现焦躁不安的情绪。然而当前多数高校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设置心理保健教学学科,直接导致学生无法正确认识自身情绪障碍,对心理学相关知识关注甚少,缺乏自我调适能力。一旦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无法通过合理渠道发泄,心理平衡性就可能发生偏移,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在高校教育中应用当代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是当代教育心理学重要的研究对象,借助心理学理论成果,教师可以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解开学生在生活学习以及就业方面出现的困惑,让学生在大学校园中获得充分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其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其次,教育心理学实践需要通过师生情感沟通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增进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与渠道,方便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也能辅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最后,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促进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优化高校教育质量的同时,还能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自我调适能力,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说是受益匪浅的[2]。
   三、在高校教育中应用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策略
   (一)提升正面评价的频率和质量
   成绩评定在高校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是课堂现场的评价,还是学期末的长线评价,都对学生学习心理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主导角色,有义务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批评和纠正,但如果一味采取消极教育方式,不仅不能起到规劝、指引的作用,还会使学生产生自我怀疑,长期沉浸在消极、厌学的不良情绪中,封闭自我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阻碍教学的正常进行,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关注教育心理学中有关正面教育的原则论述,多使用赞赏教育和正面评价,慎用负面评价,鼓励学生正确认知自我,挖掘发展潜力,从而搭建起健康、活跃的内心世界。值得注意的是,不切实际的正面评价同样是不可取的,会使学生产生傲慢、自大的问题,损伤学生心理弹性,因此应用时还要注重提升正面评价的质量,明确指出学生值得夸奖的行为因素,在强化理论的支持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主动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
   大学阶段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学生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除课业任务外,很多学生还需要抽出精力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技能竞赛等活动,对于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论文答辩、劳动就业带来的压力更加紧迫和繁重,当这些压力超过学生自我承受能力的临界值时,就会引发严重的不良情绪与心理问题,因此教师还应积极发挥自身教学能力,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并使用多样化、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氛围,降低理解和记忆的难度,教学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讲解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表情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与速度,尽可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听讲需求。在课下,教师还应利用多媒体与学生建立学习沟通的渠道,帮助学生掌握资格考试的正确方法,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缓解学习、就业带来的压力。

相关文章:
  • 1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策略的研究
  • 2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 3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 4 “读图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策略
  • 5 让阅读真的发生
  • 6 探究小学语文构建互动课堂的策略
  • 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方略
  • 8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演讲能力的策略
  • 9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10 农村小学开展语文阅读的实践和推广策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