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冬梅,杜诚,牛显春,马寅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50期 本文字数:2483
[摘 要] 新工科是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以及新经济背景下工程改革教育的重大战略选择,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以及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工科视野下,教育模式需要创新。所以,提出环境工程
专业综合改革的创新举措,分析其面临的困难,从而使环境工程
专业办学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关 键 词] 新工科视野;环境工程专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214-02
目前,人们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以及对生态的肆意破坏,导致地球环境已经呈现危险化的状况,南极冰川融化,臭氧空洞,甚至在马里亚纳海沟都发现了塑料袋的存在。为了应对这种状况,各国都相继推出了环境工程专业,但是,环境工程人才需求却存在就业率不高、学生发展能力有限的问题,想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式。
一、新工科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将新工科理念融入环境工程,可以更好地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工科人才。在新工科背景下,要求学生拥有更为全面的技能,并要求改革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师授课模式,改用高新科技软件以及与实践相辅助的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学生自我探索以及学习的欲望,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带来帮助。在新工科视野下,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基础的环境知识及环保、污水、大气等治理措施,同时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性以及创新意识,并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探索新工科工程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当今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新工科视野下环境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创新所面临的难题
(一)教学内容改革
环境工程专业的研究对象是环境,而地球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正所谓“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而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内容与目前技术发展脱节现象较为严重,比如教材内容都是几年以前的,而全新的环境变化学生并未进行接触,对于全新的环境治理理念以及治理方法,教师与学生更是知之甚少,这非常不利于环境工程的发展。除此之外,在新工科教育理念下,需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落后的教学内容,往往只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方法落后已经成为阻碍全新教育模式进展的重要难题,毕竟传统的教育模式可能已经沿用了很久,一时之间恐怕很难全部废除。但是这种传统的授课模式对新时代教学是一种负担,教师虽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但是由于教学方法的落后,教学效率迟迟得不到提高,尤其是环境工程专业需要大量的视频、图像资料以及全新的先进技术。然而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环境工程教学的融合度还不高,过多采用和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教师的授课效果[1]。另外,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作为课堂绝对的主体,学生的参与感降低,逐渐使其听课兴趣以及积极性下降,这非常不利于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三)学生缺乏实践
在新工科教学理念下,需要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的全方位人才,而目前各高校的环境工程教育都将学习重点放在了专业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不足。我们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形式的教育,如果不进行实践探索,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应付考试可以,但是学生一旦步入社会,接触这方面的工作,就会发现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课本上未曾提到的难题,甚至一些无关专业的细小常识,学生都难以应对。
(四)“双能型”教师力量薄弱
教师是开展教育的核心,目前,我国各大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师大多是科研型教师,这就使得教学过程过分注重理论知识,而在新工科理念下,倡导“双能型”教师,即教师既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很强的实践带动能力,但是目前“双能型”教师人才还比较欠缺。师资力量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很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进步有限,影响了环境工程专业的进展以及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
(五)教學评估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有助于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目前,很多院校都未形成系统性的教学评估体系,对于教学的评估往往都是通过学生期末考核成绩而定,这既对教师不公平,对于学生来说同样如此。如何构建高质量的评估体系,需要学校进行充分的社会调研,寻求评估的平衡性。
三、基于新工科视野下环境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方式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对于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学校需要紧盯新工科的发展理念,并对国内外优秀院校进行借鉴,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修改,与时俱进。在新工科教学背景下,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对环境工程中的施工、组织、管理以及相互协作有良好的认知。另外,还要开设一些选修课程,以辅助环境工程的开展,比如设计性实验,就可以很好地弥补一些学生的知识缺陷,并增强课堂的主动性[2]。在环境工程专业中,水污染控制与大气污染控制等课程是相互交叉,知识冗杂的,对于这一难点,教师需要搭配图像、动画、视频等资料,来逐步分解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另外,还要结合大数据、云计算这些互联网时代的新技术背景,进一步拓展知识技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