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机械原理的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2021-12-3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杨高炜,薛宏伟,王文杰,高琳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50期 本文字数:2470

  [摘           要]  通过对机械原理课程解析,对该课程的思政改革进行了探索。首先,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解析,增设了思政教学目标;其次,总结了思政水平提高的方法,对理论与实践授课做了一定程度的改进,针对教学内容提出了可植入的思政融入点;最后,对考核考察方式进行了适度改良。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机械原理;师德师风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210-02
   课程思政是指通过建设全员、全程、全课程的三维育人格局形式,从而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教育理论课的同步进行,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教育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将思政教育与所授课程的内容有机融合,从而实现理论教育、价值观的引领和统一。党中央对课程思政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并提出了“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号召与期望[1-2]。
   广大教师积极响应号召,对课程思政进行了大量研究[3-7]。本文在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内蒙古科技大学的机械专业基础课,即机械原理的课程思政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剖析了教材内容,适度调整了教学目标,在原有目标基础上增设了思政目标;论述了提升课程思政的一般方法,将多媒体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当中,对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探讨与改革;根据教学目标与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思政融入点,并对预期的教学效果、目标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一、课程内容特点解析与教学目标
   机械原理作为机械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之一,其内容可分为机构学、常用机构设计与机器动力学三部分,该课程具有学时长、实验实践充足、应用范围广与实际生产联系紧密的特点。根据课程内容与特点,并结合思政教育的内涵,可将教学目标归纳为知识目标与思政目标两方面。
   知识目标:熟悉常用的平面机构及其参数,能进行简单机构的设计、齿轮及轮系的基本参数计算与传动比计算、机械设备的简单动力学分析等。
   思政目标:培养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自豪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牢固集体主义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操守,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创新思维。
   二、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水平的一般方法
   本课程思政水平的提升基础可分为教师自身的师德水平和业务水平两个方面,显然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在满足基础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与课程知识点紧密相关的思政元素,以便在讲课时融入思政内容,即思政融入点。此外,还需对课程考核做一定程度的调整。
   (一)师德师风的养成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教育部對广大教师的师德师风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不负社会所望、民众所期,行为言谈要符合相关要求规范,思想要向中央精神高度靠拢。欲实现这一点,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思政培训,铸牢信仰之魂,实现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育人导向、职业志向的有机统一,坚持思政内容在所授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进而从思想上加深对“为人师表”“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理念的理解,更好地领会党中央关于“四有好老师”“四个领路人”的要求,从而指导自身言行,做到知行合一。
   (二)教学水平的提升
   欲做好思政教学工作,须先做好自身的理论授课,可分为理论授课与实验实践授课两个环节。
   1.理论授课环节与思政融入点
   在理论授课环节,若将思想教育的内容与机械原理教学内容融会贯通,须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把握,并配合一定的技巧进行讲解,以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深刻解读。在讲解技巧方面,经过教学实践,较为有效的有“分层法”与运用多媒体等手段。
   分层法是指将一个理论或者概念拆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层次或模块,且这些层次或模块部分为之前讲解的概念,故可在讲解新概念的同时实现一定程度的“温故而知新”。如平面铰链四杆机构中关于曲柄的定义,该定义为可整周活动的连架杆,可将其在讲解时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前提层次即该构件是连架杆;二是核心层次即该构件可实现整周转动。
   多媒体教学可有效将概念定义进行可视化,文献[8-9]的研究指出:短视频、动画、动图等交互式多媒体媒介,可使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百分之三十;凭借三维交互式概念图,可有效弥补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的缺陷,有助于空间想象能力差或者反应较慢的学生在大脑中迅速认识物体在空间的运动,或构建物体的三维模型。
   在深入解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与讲解技巧的基础上,所得各章节融入点如下:
   针对自由度、棘轮、差速器与齿轮传动效率四个知识点,引申出歼-20矢量发动机、中国古代的水排、棘轮与指南车等古现代科技成就以及“人至察则无徒”的人生道理[10],以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增强爱国与国防意识,形成宽以待人的良好品格。
   根据机器人机构、系统法案设计两方面内容,分别引申Scara、Stewart两种机器人与集体主义精神,用以介绍科技发展前沿趋势,增强集体主义意识。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