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2022-01-0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罗薇,王梓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9期 本文字数:2533

  [摘           要]  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从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发展现状,提出适合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策略,包括增强专业教师的思政意识、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等,为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    键   词]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课程思政;高职院校;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9-0012-02
   一、引言
   课程思政的概念最早是2014年由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政府提出的。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从这一年开始,课程思政在全国高校拉开了序幕,全国高校都积极推动课程思政的教育改革。课程思政是一种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不动声色地将思政教育融合进去,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践性强,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将其挖掘出来并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完成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二、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主要学习与数字媒体有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以及软件的应用和简单的界面交互编程。知识方面,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培养能够从事多媒体设计、平面设计、UI设计、美工、影视制作、动画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力方面,学生能够运用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及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能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素质方面,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对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进行课程教育的过程中,要培养出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对社会主义事业有用的通用型、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发展现状
   课程思政是我国在思想教育领域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它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课程思政虽然已经推行了很多年,但实际上很多高职院校在学校的年度工作中并没有真正将课程思政纳入进来,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不够,更没有制定课程思政相关的政策、制度。各高职院校注重的是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及学生毕业后就业率,课程思政教育只是浮于表面,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以及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制度尚未有效建立。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且专业教师更注重各门学科专业技能的研究。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内容繁多,技术性较强。大部分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开设的课程有“视听语言”“图形图像处理”“界面设计”“影視后期制作”等。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的专业教师通常都是各自为政,各门专业课程内容教学衔接不够紧密,教学资源没有实现共享,课程思政教学更无从谈起。因此,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数字媒体专业知识和软件动手实操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德育方面的教育。大部分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够,认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师没什么关联,思政教育是辅导员和学管工作人员的事情,课程思政可有可无。
   四、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
   (一)增强专业教师的思政意识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只有把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了,才能将课程思政有效地实施下去。
   首先,高职院校的领导层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课程思政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并在学校的政策、制度中制定课程思政的配套措施。其次,学校应定期对学校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专题教育培训,或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各类思政教育研修班,这样可以改变专业教师的固有思想,,使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得到提高,并使专业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转化。
   二级学院应该统筹安排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研室教师根据新时代高职教育的要求以及社会各岗位对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需求,共同研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探讨各专业前序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应该如何进行衔接,在保证知识体系完整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并邀请思政教研室的教师一起探讨哪些思政育人资源可以融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这些思政元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融合讲授,制定出适合本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标准。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师自身应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经常参加思政学习和各类思政教育活动,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理论,多看时事新闻,关注社会动态和热点,武装自己的头脑,掌握课程思政的融入形式,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使课程思政真正在教学中得到实施。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