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戚春燕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7期 本文字数:2486
[摘 要] 为满足我国大量专科
学生对自身学历的要求,教育部推出了专接本教育政策,该政策一经出台就在多个省份进行实践。近年来,我国的专接本政策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高职院校专科生通过专接本考试后就可以进入本科院校进行学习,专接本政策的出台对广大高职院校的
学生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本科学院的学习节奏和学习风格与专科学院的学习风格与学习节奏是有很大不同的,因此就有许多专科院校的学生在通过专接本考试进入本科学院学习之后非常不适应。鉴于此,对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做了深入调查,并以此为根据提出了一些解决方式,希望可以帮助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使其可以更快地适应本科院校的学习节奏,以此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专接本;学习态度;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7-0121-03
专接本作为新型教育模式已经在全国多数地区进行了实践。实践结果表明,专接本对于一些希望提高自身能力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部分学生可以通过专接本考试来使自己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同时专接本政策的出台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但是现阶段高等院校专接本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使多数专接本学生在进入本科院校后无法适应学习节奏,对其学习和生活都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因此,研究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探讨出更合理的教育对策,以此来培养专接本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使专接本学生在进入本科院校后可以更快适应本科院校的学习节奏。
一、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研究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步入社会的人才需要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而持续学习的能力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是分不开的。正因为如此,教育部门与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关注度,尤其是对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的关注。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的不同会对其进入本科院校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
对高职学生学习态度进行研究不仅关乎高职学生自身的学习与生活状况,还会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綜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对高职学生学习态度进行研究还可以为我国高职教育提供更好的参考资料,以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学生形成较为良好的学习态度会促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建立正确的“三观”,同时良好的学习态度还是高职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动力。通过研究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找到更好的教学方式,从知识、教学方式、情感态度三方面对高职学生进行培养,以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习态度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一)学习态度的基本内涵
学习态度主要指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变化以及心理倾向。学习态度是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之前的一种准备状态,其包含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看法、对学习目的的认同以及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学习态度是一种心理因素,这种心理因素不参与任何活动,但是却对任何活动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种因素会关乎学生的一生,直接决定学生今后的发展状态。学习态度并不受学生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态度只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非智力影响因素。笔者认为,学习态度是学生在面对学习活动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心理变化以及心理倾向,学习态度包括认知、情感以及心理倾向三部分。因此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的学习态度也由此三部分组成。
(二)学习态度的特征
学习态度是一种心理状态,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相反,较差的心理状态也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扰,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态度的前提是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一定的了解,虽然学习态度是一种心理表现,,但是其也有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习得性、对象性、稳定性、内在性等。
1.习得性
学习态度的第一个特征便是习得性,习得性也称社会性。前文我们已经介绍了学习态度是一种心里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但是这种行为倾向是稳定的,是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的。
2.对象性
学习态度会受到学生自身“三观”的影响,甚至可以笼统地将学习态度表述为“三观”的一种变现形式,但是学习态度又不完全等同于“三观”。“三观”是学生自身对于事物价值的一种认知,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概念,“三观”的形成并不受具体事物的影响。而学习态度则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一种感观,是针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因此学习态度具有对象性。
3.稳定性
学习态度的形成是需要一定过程的,就像人的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同时学习态度的形成也与习惯的养成一样,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会比较稳定,难以改变。
4.内在性
学习态度是一种心理状态,因此学习态度是不具备具体形式的,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一种内在的影响因素,而不是具体的事物。也正是由于学习习惯的内在性,大多数学生是无法意识到学习态度的存在的,因为对于学生本人来讲,这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自己对于学习活动的看法是天然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