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景裕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0期 本文字数:2504
[摘 要] 在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以文创产品设计
课程为例,探析课程思政改革教学模式构建的方法,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教学经验,构建思维与产出联结思政一体化教学模式,搭建课程教学模式的具体框架,探索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解决办法,明确学生任务与教师任务,践行专业课程探索该教育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全新应用方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文创产品设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0-0034-03
一、课程思政改革的背景与重要性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1],阐述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2021年9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17期《求是》杂志上发表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强调,,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文章还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在新时期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探索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最佳契合点,充分发挥学科育德、学科育人、学科育才的功能。
二、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概述
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在教學计划中面向本科三年级学生,是产品设计专业本科教学的特色科目,是教学过程中极富人文情怀的课程,是具有侧重点的主题教育板块。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区域民俗文化、认知古典文化等知识,感知传统文化魅力,以及在设计技能上练习文化因子的设计转化方法,设计并制作实物模型,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提高设计审美能力,以及提升自我文化修养,为培养未来产品设计师做准备。
(二)课程思政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创新举措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课程思政是一项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起着关键作用。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实现教书与育人同向同行、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在理论和实践中铸就教育之魂。
(三)构建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要达到培养学生产品创新设计能力,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上要培养对传统文化认知、提炼、设计转化的能力,非常关键的环节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激发学生对产品设计专业的兴趣,为未来投身“中国智造”,建设工业强国做准备。因此,为全面落实和建立文化自信,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的统一,践行课程思政伟大举措,探索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教学改革是十分有必要和迫切的。
三、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随着教学的推进,从教学实践及教学反馈中发现,目前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专业课程开设在思政教学方面课时量分配不平衡的问题
专业课开设在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的课时分配方面存在失衡的问题,以往专门开设的思政课比较单纯,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在理论上相对统一,课时的分配着重于理论的讲授,可伴随考试进行检验。但是,在专业课上,教师很难平衡思政教育的教学课时,导致在总课时的分配上失衡,主要表现在专业课理论加上思政教育内容总课时偏重,进而出现专业教学活动与思政内容相互挤占的局面。而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检验设计能力的专业性的课程,不全然是理论和文化的认知,其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方面如果不能平衡这一问题,必然会影响课程完整性的构建、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政教育成效,教学目标的实现会大打折扣。
(二)高素质教师团队不足的劣势
我们的教师团队在自己钻研的领域是有所研究的、经得起检验的,也是不断成长的,但是由于“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的建设起步较晚,可参考的典范不足,存在诸如教师缺乏经验、教学缺乏教材、管理缺乏规范等有待完善的问题[3],这导致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在备课初期就给教师团队带来了压力,因此,在课程思政改革的背景下,可以增加开设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以及开展教师课程思政教育交流沙龙,加强教师对专业课程的精准把握以及对思政教育的理解与践行,提升个人与团队素质,组建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样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学效果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
(三)学生产品设计思维模式的固化
在学生接受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设计经验不足,导致设计思维存在一定的固化,主要表现在设计流程和方法的趋同性。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学生从接收课题到文化因子提炼与设计符号的运用,大多数学生对文化的概念认知不够,有的甚至对某种文化有着刻板印象,思考不够深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文化的实践考察,没有深入到文化发源地去体验和感受,产出结果多数停留在造型层次,作品鲜少能够激发人们探索事物背后的本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