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视唱教学初探

2022-04-0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方木德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1期 本文字数:3483

  [摘           要]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育中视唱教学模式的创新重点是互动教学,互动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节奏和音准的基础上,分组分工共同完成节奏性的变化,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中职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幼保专业的主要内容是视唱、声乐、钢琴、舞蹈等音乐基础课程,那么视唱课堂教学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中心,通过互动和合作学习来提高音乐整体素养。
  [关    键   词]  中职幼保专业;视唱教学;实用性;音乐素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1-0167-03
   视唱训练是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学习音乐的实践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是提高学习音乐各项能力的途径,具有强大的实践性、实用性和职业性。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基础,为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提供良好的平台及发展空间,可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最终理解音乐的概念,而且通过表演方式表达和诠释音乐。
   一、视唱训练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顾名思义就是音的艺术。音有四种特性,即音高、音值、音量、音色等,视唱训练就是针对音的性质中的音高、音值、音量三种特性进行的有效训练,那么学生首先要清楚这三个概念。我们就是训练学生要把这三种特性用嘴巴表达精准,乃至听完一段旋律能够用笔或用心记起来。所以,视唱训练在音乐教育中起着基础和决定性的作用,没有这个基础成就不了音乐,也无法发展音乐能力。
   二、当前中职幼保专业视唱课程现状
   视唱分为高音、低音,简谱和二声部等多种类型,曲目包含自编旋律、中外经典旋律和幼儿歌曲等不同风格,为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可注入“听”的训练,从单音到音组再到音程、和弦、节奏和旋律,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与记忆能力。近些年,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幼儿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更名为“幼儿保育专业”,大部分音乐教师都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一是由于中职招生生源的素质以及文化素养较差,学生的整体水平不均匀,再加上教学时主要是按班级授课,不按学生水平划分班级,给视唱教学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二是视唱的训练模式较为传统,教学内容未及时进行创新,而且在教学中只使用钢琴和黑板两种方式;三是教材方面存在教材系统性、科学性不够,如视唱的内容及连贯问题;教材的难易度不适宜,基础性和实践性分不开,实用性和职业性分不开,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新颖性不够等问题;四是幼保专业毕业的学生无法精准地唱出一首新儿歌的简谱,无法胜任一首新歌曲的教学工作。
   三、中职幼保专业视唱教学的目的
   在传统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培养以及专业方面的指导,使得幼保专业视唱课程在教学方面与学生的现状发生严重脱节。一首新歌曲或乐曲,音乐教师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掌握音准、节奏及音乐风格,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训练幼保专业的学生掌握这一技能,从而为日后的幼儿园教师工作奠定基础。因此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需要积极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教学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四、中职幼保专业视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视唱作为音乐素质训练课的一门基本课程,涵盖范围较广,这对培养学生未来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具有一定的意义。随着当前我国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在视唱教学方面急需创新。
   (一)存在课程安排方面不合理现象。现有的课程大部分把视唱课和声乐课、乐理课安排在同一节课,即使有单独课时,周课量也仅有一节课而已,完全达不到训练学生的时长要求。
   (二)学生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时,存在被动学习的方式,学习的积极性并未完全发挥出来。视唱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对学习内容进行理解、对比、模仿、穿插练习,并相互检查纠正,达到正确视唱,但在学生上课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采取直接灌输的教学模式,经过反复模仿让学生具备机械的听力水平,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三)“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中,学生听课过程中被当成一个容器来进行知识灌输,但对于学生掌握或消化的知识多少却不甚重视。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跟人吃饭一样,我们要遵循吃进去的东西一定让脾胃吸收和运化,产生气血,形成身体所需的精气神。但在实际的视唱练耳练习中,学生往往较少关注音准的把控、节奏长短的衡量度,包括更深层次的速度、力度及风格的精准表现。
   (四)在视唱的整体教学过程中有两种唱法,这两种方法中的哪一种更好,一直是教师争议的内容,教师往往以学生容易掌握为标准,各取所需。
   五、视唱教学的五个重要环节
   视唱教学的实质是通过默读乐谱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包括节奏的形成能力),独立地将乐谱转化为有声歌唱。那么如何使视唱练耳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即依靠正确、科学、合理的方法,必须抓住以下五个环节。
   (一)识谱
   识谱是视唱的基础,有五线谱和简谱两类。五线谱是由五条平行的线组成,它用来记录音符的高低,音符记在这些“线”和“间”上,不够用时可以在上方或下方加短横线来辅助。在五线谱的教学中,我重点抓住线间位置的记忆教学,因为音符符头的位置决定音的高低,让学生不用每个音都要从下加一线的“do”方向往上或往下数,且一“线”一“间”地去数。教学中,我自创了五线谱“五音”记忆法,即高音谱表记住一三五线的“mi”“si”“fa”;低音谱表记住第四线的“fa”,因为第四线与“fa”(do,re,mi,fa,suo,la,si)的共性是“四”,再記住第二间的“do”,组成“花朵”一词(谐音法),学生易记。当不懂音符出现时,学生马上找出此“五音”中最靠近新音符的其中一个音为参照音(参照物),防止学生按线间顺序(从下往上的线间顺序)数音高从而确定音高。同时,教会学生两线和两间之间是相差三度音,三线和三间是相差五度音,四线和四间是相差七度音等线间和音高规律,学生通过一两次的训练,基本可掌握五线谱的线间规律,识谱又快又准。简谱的音高教学,是七个阿拉伯数字1.2.3.4.5.6.7分别代表do.re.mi.fa.sol.la.si七个基本音级,即教会学生掌握音符的上方或下方加小圆点“.”的数量,音符上方加的小圆点越多音就越高,否则就相反;视唱练耳识谱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音值问题。五线谱的音符形状决定音的时值不同,通过音符符头的空实心变化和符尾数的增减来体现音符时值的不同,而简谱的时值不同是通过七个阿拉伯数字体现,其中,每个数字的时值相当于五线谱中的一个四分音符,在这七个基本音符右侧通过小横线(延时线)的增减来体现音符时值的不同,一条延时线表示音符的时值增加一个四分音符;视唱练耳识谱的第三个教学重点,只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生理发育情况,着手让学生对乐谱和听觉进行有规律的认识,其要点是听觉先于视觉,先感性后理性的特征,所以我从广大学生耳熟能详的儿歌着手,通过选择学生之前所接触过的歌曲,曲调学生均已熟识,在难度层面上只需将乐曲稍作变化,学生容易接受,并且可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的曲谱识别能力。例如,,选择《我爱我的幼儿园》的主旋律四四拍子:1234|555-|5531|232-|1234|555-|5531|231-||,这便是一个经典的以音阶为主调的儿歌,又例如《火车呜呜叫》,同样也是四四拍的乐曲,其旋律是5333|5333|5565|4---|4222|4222|5542|3---|5566|553-|2123|5---|5566|553-|2432|1---||,后面的旋律比前面的多了一个“6”音,过渡性不强,降低了学生学习识谱的难度,有利于学生进行音乐方面的学习及知识技能的掌握。

202204062139

相关文章:
  • 1 初中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的融入
  • 2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 3 浅谈如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 4 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 5 初中物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 6 情景设置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7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措施探析
  • 8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9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10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