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陈丽萍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1期 本文字数:2442
[摘 要] 介绍了中职
数学《等差数列》的教学改革实践,从教材分析、目标确定、难点突破、教法创新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有趣、有用、有益,旨在推行翻转课堂,推进课堂革命。
[关 键 词] 中职;等差数列;教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1-0176-02
数列知识蕴含着丰富的
数学思想与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学习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有利于培养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提高数据处理技能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差数列在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单利计算、金融理财等实际问题提供了数学模型的雏形,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
一、精准定位,突破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等差数列概念、求和公式,了解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推广。
2.能力目标:通过等差数列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训练,具备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通过有关理财产品收益的计算,具备熟练使用计算工具(收益计算器)的基本技能,提升思维能力,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思政目标:通过精确的数字运算和理财计算,养成勤奋踏实、科学严谨、防范风险的行为和习惯;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
(二)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有机结合,合理运用并借助信息化学习平台高效整合音、视、图等丰富资源,利用Flash动画、Excel软件、交互测评等手段进行教学辅助。
二、讲究策略,教法创新
“以学生为主体,任务为主线”“做中学,学中做”,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制订方案
调查发现中职学生离家求学,手头还算宽裕,甚至有一笔可观的压岁钱,他们有的使用支付宝,有的使用微信零钱通,他们对理财投资有很大的兴趣,渴望有些小小的收益,换取财务“适当自由”。
如:小张不仅家庭富裕还勤工俭学,他每月可拿出5000元零花钱做投资理财,请你选择一款合适的投资方案,活期存款、短期6个月、长期2年,计算其收益并比较方案优劣。
方案1:零存整取:每月定存5000元,年利率1.71%。
方案2:基金定投:每月固定一天投5000元(年利率5.4%、月利率0.45%、投资周期6个月)。
方案3:宝宝定投:每月5000元第二个月起息,以后每月比上一个月多回报总投资额的0.25%,到期本金和利息可一次赎回。(投资周期为6个月)
方案4:活期存款:每月固定一天到银行定存5000元,年利率0.35%。
(二)任务分层,梯度引导
任务1:6个月理财收益计算
【分析任务】
(1)有8人选择“基金定投”,占35%;7人选择“宝宝定投”,占30%;5人选择零存整取,占22%;3人选择活期存款,占13%。
(2)有19人完成了6个月的收益和计算,占82%。
(3)有8人完成了2年收益和的计算,占35%。
【实施任务】针对投资人数多的“基金定投”收益列表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计算自己购买的产品6个月的收益,从提取数据到分析数据,使杂乱、抽象的实際问题直观、形象化,体会把实际问题转化成等差数列数学问题的具体过程。
【问题】在等差数列求和中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收益构成等差数列。
收益=472.5(元)
【完成任务】学生完成探究后,在平台上提交,系统自动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发金币奖励。知识梳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设计意图】提取、分析数据,使杂乱、抽象的实际问题直观、形象化,体会把实际问题转化成等差数列数学问题的具体过程。学生对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
【信息化作用】利用学习平台设置有梯度的任务与层层递进的问题,利用导学流程图引导思路,使学生体会完成一项工作的计划与实施过程,领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学习微课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完成任务做铺垫。
任务2:24个月的理财收益计算
在问题情境中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把专业中遇到的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在“做中学”中突破难点。
【分析任务】小组合作分别探究四款理财产品2年的收益。
【实施任务】在信息化学习平台上完成计算,提交结果,获得金币。
【完成任务】比一比谁的收益好?激励学生选择投资取向。再给你一次选择机会,你会投资哪个产品,简述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展示、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改、完善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投资理财的安全教育。
【信息化作用】利用学习平台智能判断,帮助学生独立完成第二梯度(24个月的收益计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领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
20220406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