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问题型体验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

2022-04-1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陈月球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9期 本文字数:2563

  [摘           要]  从问题型体验教学法的优点及其与“德法课”的契合点论证问题型教学法在“德法课”中应用的可行性,从体验与认知、能力和情感论證其发生机制。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提出优化问题型体验教学法应用于“德法课”教学的建议。
  [关    键   词]  问题型体验法;发生机制;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9-0040-03
   体验式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以下简称“德法课”)中应用,是一种道德体验。刘惊铎教授认为,道德体验是生命个体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的,并包含了一种价值判断在内的关系通融性体验。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独立生命个体,我们总是处在一定的关系世界中,并对整个关系世界产生了一种通融性感悟。在一定的关系世界中,一旦生命个体对周围的关系世界产生了包含价值判断在内的通融性感悟,这种在一定关系情境中产生的,并与他人产生一定关联的体验,就被称作道德体验。这种道德感悟是生命个体通过对实际生活环境中各类客观现象的判断、理解和内化后所形成的道德感悟,是一种融入了主体情感的真实内心感受,而非对事件、状态简单刻板的客观反射。“基础”课的道德体验就是教师有目的地诱发和推动学生产生的道德体验,是学生在道德情境中产生的积极的、合乎生命本真的体验。
   问题型体验教学法是体验式教学法的方式之一,以学生为主体,以核心问题为导向,使学生在积极主动探究中掌握并应用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产生感悟。
   一、问题型体验教学法在“德法课”应用的可行性
   (一)问题型体验教学法的优点
   1.利于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以教材内容为依据,结合学生成长成才中的思想问题,提炼教学主题,是问题型体验教学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实质。
   问题型体验教学法在“德法课”应用的关键是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既是大部分学生成长成才中遇到的普遍性、关键性、迷惑性问题,也是“德法课”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问题的提出要求教师既要深耕教材,又要研究学生,还要面向社会。结合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提出问题,在教师的主导下,以解决问题驱动学生学习教材的内容,继而自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其中,以解决问题为主线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建构知识体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也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
   2.利于化解理论深刻性与教学生动性的矛盾
   “一生动就无聊,一深刻就无趣”是学生对于思政课理论深刻性与教学生动性矛盾的经典表述,理论深刻性与教学生动性的融合是思政课提升实效性的关键。“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对理论进行深刻的阐释、剖析,以理服人是思政课的灵魂,也是思政课的“滋味”。
   学生愿意品尝思政课的“滋味”关键在教学的生动性上,如何让理论的阐释变得既深刻又生动,学生愿意听、主动做,问题型体验教学法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的实际出发对理论进行阐释、剖析和运用,既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理论知识,又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理论的真理魅力,既能满足教材的要求,又能满足学生的期待,化解思政课理论深刻性与教学生动性的矛盾。
   3.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与照本宣科的知识传授相比,问题型体验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教学资源和教学组织聚焦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以解决问题的思路重构知识体系。通过提出问题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问题型体验教学法全过程都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学科前沿问题挑选并提出问题,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环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并掌握解决问题需要的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二)问题型体验法与“德法课”教学的契合点
   “德法课”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学生认知的变化上,也体现在对知识的认同上,更是体现在对知识的内化后外化为行为的结果。
   1.问题型体验法能使“德法课”教学的价值取向趋于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统一
   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德法课”教学,使教学的价值取向趋于单一的社会取向,过多地强调社会对人的要求,表现出功利化、实用化的倾向,而较少关注人的感性生活,没有实现对人的精神观照。
   “德法课”要为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指明方向,不应只是从社会的角度对学生起“斧正”作用,,不只是社会教化的工具,不仅是传授社会已经形成的规范,更应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问题型体验教学法能使“德法课”教学趋于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的统一。一方面,问题型体验法将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交汇在一起,使“德法课”教学成为融合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的活动;另一方面,问题型体验法关注个体意义,使“德法课”教学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的状貌。
   问题型体验教学法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德法课”学习,自觉地学习知识,践行行为要求。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会学习他认为与保持或增强自我有关的事情。只有当人从内心体验到“德法课”知识的价值,才能实现课程的有效性。可见,问题型体验教学法应用到“德法课”教学能把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与“德法课”教学的目的统一起来,使“德法课”教学克服了社会教化和关怀个体的矛盾。

202204102145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