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课程思政、POA、混合模式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课改实践研究

2022-04-1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董富娟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6期 本文字数:2500

  [摘           要]  课程思政体系赋予高校教育更为全面的教学理念, 同时思政元素的添加也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更深刻的人文内涵,,将思政元素融入日常教学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出方向。以文秋芳的产出导向法(POA)为理论框架,借助面授课堂及数字化智慧教学平台开展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通过教学反馈、教学评价及师生反思数据以支撑,以产出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技能,也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激发其使用英语宣传中国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英语真正实现人文性教学与工具性教学的统一。
  [关    键   词]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混合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6-0010-03
  一、課程思政:既是要求,也是需求
  “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属于思政理论教育课程体系,按照北京大学孙蚌珠教授的观点,“课程思政”应隶属于教学体系的范畴,应与其他课程进行融合,并且渗透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针对中国各地高校的“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国内很多学者也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课程思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如陈道武(2017)、高德毅(2017)等都发文进行了分析。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中指出传统的外语通识课程主要是开展人文教育和跨文化教育,教育的主体是英美文化,这种单一的教学内容不仅影响了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的良性健康发展,同时亦是通识教育初衷的背离。为此,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传统的外语通识课程进行优化和改革成为目前的客观使然。同时,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也应该放在外语教育外向性跨文化教育上,并逐渐开展立德树人的内省化教育,这样在实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就会逐步改善单一的语境教育到更加专业化的通识教育,从单纯的人文教育到人文教育和科素养并存的发展,从传统单一的文化素质教育到交际沟通+批判性思辨兼备培养的模式转变,使课程思政可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多的价值和意义,课程思政践行了“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一定要紧紧围绕制度认同、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由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地优化和改革,不仅要涵盖课本知识(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培养能力(英语语言各项技能、批判性思辨能力),还要体现教育的价值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
  为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和研究重视起来,希望可以利用大学英语这门课程,除了开展人文性教育,还可以作为一个工具,增添思想政治内容教育,实现工具性和文学性双重教育。工具性的特点体现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人文性体现在“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锻造培养及全面发展”。课程思政为大学英语课程提供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其侧重点在于其“人文性”,那么,工具性和人文性两者是不是可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统一呢?对于这一问题,产出导向法(POA)给了我们更多的指导和思考。
  二、“产出导向法”(POA)的理论支撑
  “产出导向法”(POA)是文秋芳教授教学团队经多年研究,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提出对大学英语教学予以指导的重要理论。产出导向法克服了以往诸多理论的弊端,诸如“学用分离”等,它强调用英语做事,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更加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的教学更注重学生实践,让“学用一体”的教学理念发挥出来,主张把教师“输入”和学生“输出”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中边学边练,边学边用,把所学的知识发挥到实践中。产出导向法有助于英语“工具性”的实现和“人文性”的融合,这为本研究提供契合点。
  由于语言类课程的共通特殊属性,大学英语教学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伴随着英语语言背后文化意识的传播,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时期,思想不很成熟,其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没有完全定型,该时期对大学生“三观”的树立影响巨大而深远,由于其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能力相对不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国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内容,适当增添西方多元文化教学内容,有机融入更多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处在多元文化和复杂国际背景下的大学生的文化理想信念,使他们更加坚信社会主义制度及全力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从而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不断发展的优秀人才和传承者。
  探索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师关键且长远的任务。现有研究比较注重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也就是说更侧重课程思政输入方面的研究,相比之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输出的研究不但成果寥寥且不够深入。鉴于此,本研究主要以输出为导向,依托POA的理论框架,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混合模式教学设计。很多高校大学英语课程都面临课时缩减的窘况,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减少课堂时间的占用,充分利用智慧教学传媒工具实现课堂的“课外”扩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提高,并且有助于大学生健康的学习思维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本研究试图在POA理论框架下,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及内容,以产出为导向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旨在为现有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输入研究提供补充,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的设计框架。

202204172051

相关文章:
  • 1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
  • 2 基于OBE理念的智慧对分课堂设计与实践
  • 3 基于OBE理念的车辆驾驶控制系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
  • 4 幼师生情绪调控能力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 5 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下学业发展性评价研究
  • 6 信息化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在传染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
  • 7 陕西省科研经费“包干制”推进策略分析
  • 8 中文版自我概念与认同量表(SCIM)的结构及信效度检验
  • 9 Matlab软件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辅助应用
  • 10 网络PBL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