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宋美琴 邓庆文 廖克平 农玉连 涂如进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6期 本文字数:2522
[摘 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和国家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此背景下,从广西涉农高职院校是否将乡村振兴战略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是否为广西乡村振兴培养对标人才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广西涉农高职院校服务区域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情况,并提出人才培养建议。
[关 键 词] 广西地区;涉农高职院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6-007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在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征程上,农民群众正在更加平等地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现代化成果,奔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1]。
但不可否认,实现现代化,短板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是要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缩小城乡差距。作为涉农高职院校,是否将服务乡村振兴写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为乡村振兴输出对标人才?我们以广西涉农高职院校研究为着眼点,予以分析。
一、学校开设专业是否紧扣乡村振兴战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2]。国家对现代种养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旅游业、新型服务业、信息产业等乡村产业的壮大培育提出了要求。但乡村产业振兴需要专业人才作支撑,而职业院校则是培养专业人才的主阵地,发展职业教育则是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主抓手。根据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3],培植乡村产业相关的职业教育专业大类主要有农林牧渔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土木建筑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轻工纺织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邮政类、电子与信息大类、健康管理与促进类、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文化艺术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而目前广西涉农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如下表。
对比可见,广西涉农高职院校服务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专业设置比较少且偏于低端,停留在种植、养殖、畜牧、生产、加工、检测检疫等基础工种层面,而与农产品深加工、流通与管理、绿色食品生产、休闲农业营运、食品贮运营销、农村电商、冷链物流、民族文化艺术、定制旅行开发管理与服务等中高端产业相关的专业相当缺乏,造成服务广西乡村产业振兴的整体人才培養结构不完整、不优化,乡村产业产品和服务易处于中低端水平,缺乏国际国内同比竞争优势,对广西乡村振兴长远发展不利。
二、学校是否将服务乡村振兴写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表述中,都从道德素养、专业技能、职业方向三方面提出了培养目标,但没有明确提出服务区域乡村振兴的目标。人才培养具体实施方案中也没有作“三农”思想政治课程或实践教育要求,没有旗帜鲜明地打着“农”字招牌,也没有紧贴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要求。
课题组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开展毕业返乡意愿专项调研,数据显示:毕业后,打算返乡就业或创业的学生比例仅占40%;没有这个打算或犹豫不决的各占30%。要争取这60%学生群体加入返乡就业或创业行列,支持地区乡村产业建设,则需要学校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纳入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目标、措施、考核实施等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提出来,培养大学生在农知农、在农懂农、在农爱农、在农扶农的情怀,提高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区域乡村产业振兴输出更多的人才。
三、学校是否采取系列措施宣传和引导学生服务乡村振兴
(一)已开展广西乡镇农技人员定向培养
受广西农业农村厅领导和委培,自2020年开始,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招收现代农业技术、畜牧兽医两个专业的乡镇农技人员定向培养生,面向广西县(市、区)户籍的高考考生招生,单设志愿,单独划线,在专科提前批次录取,执行专科批录取线。录取考生须在入学前与生源所在县(市、区)农业农村局或乡镇人民政府签署定向培养协议书,在校学习期间由广西农业农村厅发放补助经费(补助学费、住宿费、教材费和一定的生活费)。已录考生如拒绝签署定向培养协议书,将取消其入学资格。毕业后由协议县(市、区)按要求组织体检,体检合格后按协议安排就业并纳入事业编制实名制管理,到协议的乡镇农业推广机构从事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工作5年以上。这一政策获得不少高考学子的青睐,,两年来共招收定向培养学生279人,直接靶向广西乡村基层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这一群大学生犹如星星之火,对促进广西各乡村的农业、畜牧业发展呈燎原之势,对服务广西各地相应产业振兴更具针对性。
(二)已开展服务乡村振兴专题宣传报道
2003年以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高职专业学生达3万多人,数以万计的毕业生扎根县乡基层就业、创业,直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2021年学院开展了“寻访服务乡村振兴最美毕业生”活动。寻访对象为:(1)我院历届高职专科毕业生。(2)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公有制组织、国有企业、私有企业等单位就业的毕业生。(3)受聘在城市的企事业单位,长期驻点在县乡基层工作,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毕业生。(4)在县乡自主创办独资公司、合股公司、门店、经营部、网店、民宿、农庄、农场以及在城市创办以服务乡村振兴密切相关产业创业的毕业生。旨在大力宣传“服务乡村振兴最美毕业生”,引导更多在校生毕业后回到基层反哺乡村。
20220417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