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周芳 陈毓 卢军锋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4期 本文字数:2512
[摘 要] 教材改革是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态教材的建设顺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有利于深化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的发展。阐述了新形态教材内涵和建设意义,分析了传统教材的不足之处,并从高职院校新形态教材的形式、内容、职教特色、思政育人等方面探讨了其优势及建设的必要性。
[关 键 词] “双高计划”;新形态教材;高职院校;建设探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4-0046-03
为强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其中提出要深化教材与教法的改革,推动课堂革命[1]。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委共同发布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倡导建设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等新形态教材[2]。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材的建设[3]。从以上文件中可以看出国家对现代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强高职院校新形态教材的建设,是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教育的深入发展和对职业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对教材的内容、形式以及功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建设新形态教材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一、新形态教材的内涵及建设意义
(一)新形态教材的内涵
根据国家对教材建设倡导的形式以及目前出版的教材类型,我国的新形态教材主要分为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融媒体教材。活页式教材具有“活页式”和“教材”的双重属性,活页式是指教材采用活页的方式装订出版;教材的内容具有模块化,每个模块是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编写的,通过设置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4]。活页式教材创新了教材的内容和形式,打破了传统教材的编写体例,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情况调整教材的顺序,体现了其模块化、灵活性、重组性特点。目前对该种形式的教材开发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
工作手册式教材借鉴了企业工作手册的简洁、实用特征,内容以岗位活动为中心,基于流程化的操作和具体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建立整体的工作逻辑,具有比较鲜明的企业特点[5]。学习者在使用教材时可以借助教材的内容独自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满足学习者工作现场的学习需要,符合学习者自主思考模式,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自学能力并掌握实践技能。该种类型的教材比较适合实训实习课程的教学,,但要开发出操作性、适用性较强的工作手册式教材,必须要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才能开发出更符合岗位实际需求的教材。
融媒体式教材是将传统纸质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新形态教材[6],內容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互动性强。可以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如视频、动画、虚拟仿真等不同方式展现教材内容,使抽象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同时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搭建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纸质教材+二维码+课程资源平台+移动学习终端”的立体化学习环境。该类型的教材弥补了纸质教材表现形式单一、抽象知识难以理解的不足,可以使教材充分服务于教学,满足个性化、信息化的教学需求。不论是实践性强的教材还是理论性强的教材都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各种新媒体技术,开发出符合课程和专业需求的融媒体式教材。
(二)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意义
教材是传授教学内容的媒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基本要素,承载着立德树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任。有些传统教材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职业院校高质量的发展,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加强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改革和建设。新形态教材的开发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在建设教材资源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才能制作开发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教学资源,使教材内容与时俱进,推动教师和教法的改革。新形态教材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颖的教材形态、动静结合的学习内容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在新形态教材建设中,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教材建设,加强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利于反映企业的真实岗位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总之,新形态教材的建设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有利于深化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能够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传统教材的不足
(一)教材形式比较单一
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主要是通过纸质介质呈现教材内容,大多是以文字形式陈述知识点,内容较为单一、枯燥,缺少互动性和吸引性。在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的现阶段,学习者更倾向于易懂的视听化、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同样,高职学生的特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学生也更加乐于接受数字媒体化的信息,而不是以文字为主的信息形式。所以,传统的纸质教材已经不完全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情,如果仍然只使用单一形式的纸质教材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都不高,学习难度比较大[7],所以教材需要借助新的展现形式向学生传达知识内容,以改善这一状况。
20220503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