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策略与实践

2022-05-1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成乐 刘迪 王慧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5期 本文字数:2557

  [摘           要]  主要讨论大学数学课程在进行“课程思政”时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大纲、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出发,探讨大学数学课程如何科学设置思政建设目标,如何在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和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如何提高思政建设实效,实现协同育人。以高等代数课程为例,展示开展思政教育的策略和实践过程。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改革策略;教学实践;高等代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5-0037-0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现今,课程思政已是各方高度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很多教师在具体课程中对如何融入思政教育开展了研究。
   我们主要讨论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策略及实践路径。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数学课程一般均为高校理工科的专业基础课,这些数学课程的内容是学习其他课程和现代科学的基础,课程中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各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大学数学课程的内容多、理论性强、高度抽象概括等特点,导致其思政育人要素较难挖掘。在实际数学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的开展往往流于形式或生搬硬套,出现“为了思政而思政”或者“强行思政”等问题。
   南京大学的秦厚荣教授曾讨论了如何搭建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思政平台[1]。上海海洋大学的郑奕教授探讨了大学生数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着力点”,并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例,阐述了如何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素材[2]。而我们将以数学专业开设的高等代数课程为例,以成果为导向,讨论如何确立课程的、每章节的思政建设目标,如何形成系统的、连续的思政体系,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促进数学课程的教学与思政教育形成协同效应。
   一、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策略与实践
   (一)反向设计,以成果为导向,逐级设置思政目标
   在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时,我们根据专业的特点统筹规划,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思政目标为依据,去设置课程的思政目标。再从课程教学大纲到课程各章节,逐级设置具体的思政目标。挖掘每节课的思政育人要素,以要取得的思政育人成果为导向,在教学中展开思政教育,实现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统一,如图1所示。
   以我校为例,开设高等代数课程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其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思政目标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遵守職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掌握重要的数学思想,感悟数学美,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数学发展史,体会数学的重要应用价值。
   我们以此为依据,设置了非常具体的高等代数课程的思政目标:掌握重要的数学思想,如类比、分类、转化与化归等;熟悉代数的思维特点和方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数学修养与素质,体会代数的严谨性、逻辑性和简洁性,感悟数学美;了解代数学的发展历程,了解《九章算术》等中国数学文化瑰宝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代数方面最新、最前沿的研究进展,激发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认识高等代数的理论与方法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的广泛应用价值,体会数学的重要价值;能批判性地借鉴和使用数学,进行研究性、创新性学习,形成自己的见解;体会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认识到有效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
   为保证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在进行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我们结合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了具体的思政育人要素,如表1所示。
   在教学设计中,基于目标进行反向设计,聚焦于让学生在学习结束时达到的预期思政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评价考核都围绕着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达到的目标而展开。
   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讲授、线上互动、线下互动、设置开放式问题等方式启发学生感受和感悟。
   (二)通过混合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提高思政建设的实效性
   建设具有“数学特色”思政资源库,利用线上教学和线上互动,生动直观展示思政案例,提高思政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效结合数学学科的重点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在专业视域下讨论和剖析问题。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做积极正面的引导,结合时事传递正能量。通过创设情境、案例教学等方式,借助多媒体,将学生代入情境,产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思维向更深处探寻,立足专业领域思考“我应该如何”,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实现向行动转换。
   例如,在高等代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每节课都与学生分享一则“数学感悟”或关于数学的名人名言,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价值观,感悟数学美。此外,结合所讲述内容分享诸如伽罗华、阿贝尔、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的生平故事,让学生感受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和执着,了解他们如何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攻克难关,追求真理。
   此外,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注重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当学生掌握了这门课程的思想方法后,再去学习相关知识就是下位学习了。因此,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都会强调如类比、转化、归纳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迁移,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02205152212

相关文章:
  • 1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2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3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路径与方法
  • 4 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策略
  • 5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法的运用
  • 6 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概述
  • 7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的实践策略
  • 8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方法
  • 9 论听障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策略
  • 10 小学低年级语文童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