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三孩”背景下高职院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2-06-0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崔玥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8期 本文字数:2759

  [摘           要]  “三孩”政策背景下,公共服务配套支持不断完善,托育行业走进大众视野。由于高职院校托育专业开办时间较短,人才核心技能培养定位不精准,相关课程设置和行业经验少,高职院校应联合企业精准托育服务人才培养路径,制定证书课证融合的相关对策,有效融合“1+X”证书与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促进试点工作与现有教育教学过程互通互融,培养托育人才,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关    键   词]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三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8-0061-03
   随着“三孩”政策的放开,相伴而生的婴幼儿托育问题随之而来。目前托育行业的数量和质量严重制约了人们的生育意愿,据调查有60.5%的家庭因为缺少婴儿照护人而不愿生育两孩[1]。0~3岁婴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成人的陪伴,当前的托幼机构、早教园、托班等婴幼儿照护机构质量参差不齐,照护幼儿的人员良莠不齐。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面向的服务人群正是0~3岁的婴幼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幼有所育”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由于托育专业职业人才的缺失,0~3岁婴幼儿的社会保障不足。教育部承认的“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毕业生能较好地對婴幼儿进行照护,满足婴幼儿照护服务的缺口和提高幼儿照护的质量。
   一、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背景及意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021年“两会”中,托育话题受到重点关注。其中,“普惠性托育”“婴幼儿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入托率”等,成为托育的关键词。在当前老龄化加剧的大背景下,做好托育服务是各级政府完善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将发展托育服务体系,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由目前的1.8个提高到4.5个,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提供托育服务,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在政策引领和社会关注下,高职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契合托育人才发展需求,能有效提高未来从事托育行业的人员职业素养。
   当前,我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是正在发展的新兴行业,伴随着快速发展,供不应求的同时是专业人才的缺少。承担托育行业的服务人员仍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主,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主要定位为3~6岁学前儿童,毕业后主要工作群为幼儿园教师,未能精准对标托育行业从事人员的职业要求和技能。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同年,国家卫健委据此制定并施行了《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对托育机构的设置、硬件设施、人员聘用、常规管理等各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然而,经验的不足和人员的不专业仍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将原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更名为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明确了该专业与学前教育专业的不同,更加侧重于婴幼儿的保育,培养人才的未来将主要从事托育工作。作为2021年推出的新兴专业,专业课程体系建构有待完善,亟须进一步与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区分,以便更加具有针对性。精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服务人群,结合岗课赛证,有助于创新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制度,明确专业定位和行业归属,培养幼儿照护专业人才。
   二、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对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属于医药卫生大类下的健康管理与促进类,该专业侧重培养服务型人才,明确了未来面向的服务人群为0~3岁的婴幼儿。2020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1+X”试点第三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明确指出其培训的岗位群是在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及相关公益性社会服务领域中,对幼儿开展生活照料、早期发展指导、亲子活动、入户指导及相关服务的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幼提供单项或综合服务的工作岗位,契合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2]。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同时,更多地获取相关职业技能证书,为就职做好准备。社会对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新要求,在引入和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专业定位不准确
   托育人才的政策不断完善,国家对托育服务人员不断提出新要求,并指明了发展方向。但是由于行业新、经验少,国家尚未从政策上颁布明确的托育行业从事人员的法律法规,行业间也仍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主要招聘对象。
   而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主力,由于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时间短,从2016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所属的公共服务大类调整为2021年婴幼儿托育服务专业所属的医药卫生大类,转型大,面临的困难就更大。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部分高职院校直接参考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未能体现托育人才的核心技能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二)师资培育落后于人才培养实施
   面对医养教多角度的专业培养,以往师范类院校或依托在商学院、管理学院等二级学院下开设的专业无法满足现有的师资要求。如“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从学习内容和考试流程上来看与之前的育婴师考试制度十分相似,但幼儿照护的医学知识涵盖更广。当前,报名幼儿照护职业技能证书的学生专业一般是学前教育专业和护理专业。问题出现在教育学出身的培训教师能够很好地指导教育类操作项目培训,医学护理出身的培训教师能够很好地指导救护类操作项目培训,但开设幼儿教育专业的学校不一定有护理专业,培训教师缺乏医学知识,反之亦然。虽然在师资培训过程中不同专业的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实操,但仍不够专业。由于缺乏医学或教育知识,院校教师存在知识结构重塑的困难。因此,许多试点院校普遍存在边学边教的困境。

202206062221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