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双PBL教学法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2-07-1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邓志鹏 赵盼 李静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2期 本文字数:2641

  [摘           要]  针对药物分析实验传统教学存在的一些不足,将基于问题的学习和项目的学习两种教学模式进行交叉融合,进行基于双PBL模式的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相关实践。以“HPLC法测定氯霉素滴眼液中氯霉素含量”为例,通过双PBL教学与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分析,实践结果表明,基于双PBL模式的药物分析实验教学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有效提升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药物分析实验;双PBL教学法;HPLC法;氯霉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2-0034-03
   药物分析实验课程是针对我校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等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实验课程,是药物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是强化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1]。这门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书本上的知识,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树立学生对药品质控观念的认同,提高药物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从而为今后从事药学领域相关工作打下基础。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药物分析实验课程的热情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我们以“学生为主体,实验为主导”对药物分析实验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
   现行的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是按照传统模式进行教学活动。但是,该教学模式存在一系列弊端和不足[2]:(1)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往往为实验而做实验,比较死板与局限。学生大多只是忙于完成实验内容,而对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进行深入思考,无法达到应有的实验效果。(2)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思考问题少,学生之间交流相对较少,相互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协同合作,不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3)实验教学形式单一,传统教学以知识传递为主,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价值观的形成关注不够,教学显得程序化和模式化。(4)整个教学过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不利于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许多高校授课教师对教学模式、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考核评定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教学方法[3],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验课堂的教学质量。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基于项目的學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都是建构主义思想的实践模式,倡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积极引导与促进,PBL教学已被证实对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4,5]。本文以“HPLC法测定氯霉素滴眼液中氯霉素含量”为例,从项目设计、问题的提出、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问卷调查等多方面探讨了基于双PBL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可行性,并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2018级四年制药学、制药工程专业4个实验组111名学生为对象。以药学、制药工程专业2个实验组54人作为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药学、制药工程专业另外2个实验组57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各个组在年龄结构、知识水平和实验操作技能等方面相同,所得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二)研究方法
   将观察组学生分为18个学习小组,每组3人,设组长1人,负责协调汇总,制作PPT讲解内容。上课前一周由授课教师围绕实验内容提出3个相关项目(氯霉素相关文献查阅调研;HPLC定量分析原理;供试品含量测定)和项目相应的8个关键问题(1.氯霉素化学结构是什么?2.测定氯霉素的色谱方法有哪些?3.UV法与HPLC法测定有哪些不同?4.HPLC法分离原理是什么?5.如何选择流动相?6.内标法和外标法定量有什么特点?7.如何绘制标准曲线?8.标示量的百分含量是指什么?〈见文末图1〉)。课后组长将问题细化并将具体问题分配给个人,小组成员围绕问题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下次实验课前组长组织大家将所查问题的答案进行汇总,用于课堂组织展开讨论。在实验课上,首先授课教师用10~15分钟简单讲解原理、方法、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等。稍后授课教师就授课内容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我们将问题带入实验过程,在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中寻求答案,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学生围绕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所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小结等书写完整规范的实验报告。此外,对照组分19个学习小组,每组3人,我们采取传统授课方法讲授。
   (三)讨论形式
   随机挑选每组一位学生代表小组进行现场回答,将各小组问题及建议列出,授课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四)信息反馈
   授课过程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提出实验中遇到问题和主动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实验结束时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结果
   (一)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采用问卷式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11份,回收111份,回收率100%,其中PBL实验教学观察组54份,传统实验教学对照组57份。两组学习效果比较结果见表1。PBL实验教学组较传统实验教学对照组各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其中以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最为显著,较对照组高近50%;在搜集资料能力、交流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协同合作能力方面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6.00%、42.11%、40.74%、44.54%。

202207192209

相关文章:
  • 1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 2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办法探讨
  • 3 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 4 英语绘本在小学六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5 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6 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发展小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初探
  • 7 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
  • 8 小学高段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及对策
  • 9 指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图形化编程教学案例研究
  • 10 前置性学习在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