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任智龙 吴文魁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3期 本文字数:2616
[摘 要]
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1]。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重要作用,很好地解决了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内涵入手,以测绘地理信息类
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为例探索了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的内容。
[关 键 词] 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
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3-0076-03
高职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高职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依据,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3]。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以其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企业的高度肯定。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以企业需要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教学体系。课程思政是落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五全育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总体规划为依托,融入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群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元素,构建了基于高职院校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群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5],为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有效树立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意义
(一)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来源是普通高中的学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通高中生源中大多数学生是参加高考未能被其他本科院校录取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接受的主要是职业技能训练。所以高职院校学生刚进校时文化课成绩普遍偏低,且一直以来受社会偏见的影响,社会认可度比较低。各方面因素综合导致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在入校初期有着自卑心强、情绪不稳定、自暴自弃等比较消极的心态和负面的影响。在整个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进程中,学生自信心的缺失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一道屏障,这也是高职院校在整个学生教学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自信心的再塑造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多方联动,学校构建的多方位多途径联动思政教学体系为学生自信心的塑造提供基础,授课教师从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心交流、循循善诱,为学生自信心的重建做好了保障。
(二)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可
一直以来,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够准确,甚至对职业教育带有偏见,无形中影响着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这种偏见存在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了解不深。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专业技能扎实、专业技术雄厚的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技术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教学内容的选取紧跟企业生产一线,教学任务设置以企业实际生产任务为载体,教学过程就是企业生产,教学现场就是项目现场,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精密融合。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教育成效的不断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企业认可也迅速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企业的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相互依存,职业教育正在大力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影响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确了职业内容,清楚了职业去向,不断提高学生对所从事职业的职业认可度。
(三)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学生进入职业岗位后能迅速完成角色转换、适应工作岗位的重要因素,职业素养是企业对职业岗位人员的基本要求,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是企业能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个人素质和专业素养两方面,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需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可一蹴而就。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内容以课程思政的形式呈现,侧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在知识学习和技能锻炼的过程中自己领悟。将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融入课程中,融入课程教学改革中,融入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成绩考核等环节,实现职业素养全方位系统性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务实肯干、坚持不懈、精雕细琢的敬业精神,能在自己从事的岗位上不断创新、不断追求突破,最终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匠人”。
(四)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思想意识改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人发展的关键时刻,需要学生从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全面认识,对自己的人生、事业、情感、理想等展开全新的思考,要学会正确判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会如何做事、如何做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将复杂的、正确的价值理念与课程教学融合,,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有丰满理想、有美好道德、有高尚情操、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未能很好衔接的问题
在专业课程层面,课程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能力训练的内容基本是固定的,在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初期,思政教育只停留在专业课程表面,思政课程的理解及实施过程也只停留在“思政+课程”的程度,“思政”和“课程”两者是未能合理搭配的“两张皮”,知识的讲授在一节课或一个教学环节中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专门讲知识点,一部分专门讲思政点。“思政”和“课程”相互影响,课程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强行穿插思政内容,导致思政内容的教学不但会影响专业知识教学,还影响学生对思政内容的接收。课程专业教学和思政内容教学的融合衔接问题是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该问题的存在直接影響到课程思政教学成效。
20220728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