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胡晓红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4期 本文字数:2570
[摘 要] 高职
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诚信水平,陶染着高职
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和诚信观。现针对高职生党员的身心特点和党员发展周期规律,结合政治制度、政治情感、政治态度与行为等方面进行诚信教育路径探析,从而为高职院校在党员学生诚信教育上提供一些借鉴。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4-0040-03
高职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其诚信素养对这类学生群体会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如今,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成熟,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以高职学生党员诚信教育为切入点,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加强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信与坚守,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强化制度意识,规范政治诚信行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1]。学校基层党组织不仅担负着发展高职学生党员的任务,更应该利用好培养考察的关键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理论内涵与内在的逻辑进行学习。促使他们主动提高政治自律,自觉地在思想、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强化高职生党员的组织纪律教育,提高政治自律
高职生党员的年龄一般在18~22岁,缺乏社会经验和政治敏锐性,部分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的发展尚不完善,仅参加基层党组织短期的集中培训并通过考核,所受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教育是被动的,因此,他们的政治信仰意志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进行锤炼,尤其要强化组织纪律教育。比如,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警示性学习,把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转化为纪律和道德要求,使高职生党员思想上扎根不可触碰的底线,提高其政治应变能力,使他们树立政治诚信认知,从而使入党的初衷从信任走向信仰。
(二)增强制度执行的自觉性、透明性和程序性
高职院校既受建校时间短、发展速度快等客观原因的限制,又有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管理意识不足等问题。因此,健全校园管理规章制度并增强制度执行的自觉性、透明性和程序性,对学生党员的诚信教育起到基本保障的作用。例如,在决策过程中,要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行使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使高职生党员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对党的政治诚信形象有切身的体会。
当高职学生党员在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中成长,受到诚信环境的熏陶,就会把“要我诚信”变成“我要诚信”,从而将诚信化为自身的内在原则。如今,在“互联网+”的时代,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网络诚信教育时必须利用好互联网这一途径,让互联网诚信教育成为新的教育载体。[2]在这个“机不离手”的时代,引导他们加强诚信自律,如参加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班时,要认真学习、积极完成主题研讨和心得撰写,并完成考核,整个过程要诚信上网、诚信学习,而不能仅仅是获得培训证书。
二、政治信仰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政治信仰就是指能够使大学生党员形成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观念、政治理想、政治目标以及政治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并逐步成为其人生行为的一种政治价值追求和精神生活模式。”[3]从历史的发展来看,马克思列宁主义创立的本身,就是思想和政治上诚信的主要体现,并以其思想的诚信品质,指导和推进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进程,赢得了人们的普遍信仰,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信仰的坚定与情感的真诚是一致的,因而高职生党员的政治诚信教育要与情感教育相结合,是提升党员纯洁性和忠诚度的重要教育方式。
(一)学习领悟“伟大建党精神”,激发高职学生党员的政治情感
现实中,高职生党员政治诚信教育的过程比较简单,大多数的相关教育活动是依托党组织生活进行的,而党课不能完全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认知程度不深,导致所获得的政治情感具有短暂性、不容易控制等特点。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并与实践结合,树立大历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使他们明确感受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是建设国家的主力军。学习领悟“伟大建党精神”,就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能有力地激发高职生党员的政治情感。比如,新时代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航天精神”,而“航天精神”又引领着中国的航天事业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新成绩。中国探月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还有“玉兔”“鹊桥”“天河基地”等极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名字,能促使高职生党员形成强烈的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自觉增强对新思想的理性认同。
(二)用好仪式教育,将信仰与情感融合升华
学生党员的信仰教育效果,政治上的诚信,属于思想意识层面,取决于思想上的自觉,仪式教育是外在形式教育。所以,问题的关键是,要触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思想上的震撼。过“政治生日”是基层组织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这一重要政治仪式,把教育管理党员的活动融入生活、融入日常,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强化身份意识、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醒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使党内生活庄重、严肃、规范,坚决防止和克服党内政治生活不讲原则,平淡化、庸俗化、随意化的倾向”。
20220806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