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曹文科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5期 本文字数:2648
[摘 要]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
课程中积极全面地融入思政元素是专业学习的内在要求和时代需求。结合
课程专业性强、教学内容多和工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以及目前课程思政教学方面的不足,提出了石油工程岩石力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方要进行总体的教学设计和深入的思政元素挖掘。通过课程大纲的修订,明确了课程思政的目标,完善了教学基本内容和考核方法;推进课程持续的思政资源建设,采用启发式教学、任务式驱动教学和案例教学等综合手段开展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最终实现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建设的协同培养。本课程的思政建设经验有望对其他类似课程的思政建设和学科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岩石力学;工程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5-0154-03
近年来,中央先后出台多项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讲话明确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国内高校由此开启了思政课的改革与探索。在之前的高校培养方案中,思政教育普遍被设置为通识类必修课,而在专业课中并不讲授思政教育,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是分开的[2-4]。在专业课程中传授专业知识可以实现“教书”的目标,然而课程思政教育的缺失很可能会影响“育人”的效果[5]。因此,有必要大力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高校教师的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真正实现教师对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
一、石油工程岩石力学课程特点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是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大三学年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为16学时,旨在学习岩石力学理论知识在石油领域的工程应用,重点讲述石油工程岩石力学的发展历程、弹性力学基础理论、岩石力学相关实验及岩石力学在井壁稳定性分析、出砂预测方面的应用,为后面的油藏工程、钻完井工程等专业课程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专业性强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讲述石油工程领域的相关的岩石力学问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固体力学和理论力学基础知识,同时对石油工程行业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课程重点阐述地下岩石的变形破坏规律,其中涉及岩石的力学本构模型和强度准则,具体求解过程需用到微积分、求导数、程序编制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和手段,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学生如果未能持续及时跟进极易失去学习的节奏。因此,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专业的学习态度和耐心的求学心态,对相关的课外知识能够做到主动学习,融会贯通。
(二)教學内容繁杂紧凑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的课程仅仅有16个学时,即要在短短的四周内将全部教学内容完成。本门课程涉及岩石力学发展历程与相关基本概念、弹性力学基础知识介绍、岩石变形与破坏特征、井周应力状态分析和井壁稳定性分析等章节内容,基本上每四个学时就要完成一章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的讲解要重点突出、节奏紧凑,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在教师和学生较好的配合下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
任务。
(三)工程实践性强
石油工程岩石课程直接针对石油工程行业中的工程问题,所授知识点皆是用来揭示产生此类工程问题的力学机理,以及如何运用岩石力学理论去解决这些工程问题。如井周应力分析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在客观的地下应力场作用下,当改变钻井液密度时,井周的应力作如何分布与改变,应力分布规律对钻井工程的影响是什么;在井壁稳定性分析中,则要求学生理解井壁失稳的现象和失稳的力学机理,掌握如何应用前面学习的岩石强度准则和井周应力分布知识来克服井壁失稳的工程问题。此外本课程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岩石力学实验操作,学会通过实验数据求取岩石弹性参数和强度参数。因此,石油工程岩石力学课程具有显著的工程实践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对工程问题的探索精神。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课程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课程各个章节均蕴含着浓厚的思政元素,本课程结合课程特点与时代要求,不断挖掘其中的思政内涵,不断持续改进,做到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传达老一辈岩石力学专家的钻研与开拓精神、新时期铁人精神,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形成昂扬向上、拼搏进取充满正能量的精神风貌。
二、石油工程课程教学现状
(一)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
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教师和学生往往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混淆,认为学生的思政教育只是通识类课程的教学任务,专业课程就负责教授专业知识,最终将课程和思政割裂开来。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角色,教师的思政水平和意识对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新时代背景和要求下,教师需要转换思路,放弃单纯“授业”的教学目标,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知识的讲授过程中,防止学生仅掌握了专业技能,但缺乏人格能力的塑造。
(二)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课程教学普遍采用PPT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足,使本就有些枯燥的力学知识更显乏味,造成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法集中精力有效地接受知识,最终导致教学效果较差,教师和学生完全脱节,更谈不上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其实,石油工程岩石力学作为一门工科课程,具有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天然优势,非常适合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法,教师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将大量工程案例、工程应用引入课堂,以案例式、讨论式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其中,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好这门课程是必要的、有用的,也是非常有趣的。
202208180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