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医学高校图书馆关于课程思政的活动设计

2022-08-2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祁瑞 易静 任婕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5期 本文字数:2503

  [摘           要]  基于课程思政建设背景开展医学高校阅读及推广活动研究,探索国内高校图书馆如何以优质共享的资源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以务实的服务态度及有效的推广活动纵深推动高校思政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从而建设更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关    键   词]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阅读推广;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5-0163-03
   一、医学高校图书馆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当今时代医学生的使命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中提到“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这就表明了医学院校越来越被重视,医学生越来越被时代所需要。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关于要全力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容,“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强化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因此思政培养不仅是“新医科”教育理念的要求,更是服务于“健康中国”的时代使命。
   (二)“大思政”背景下育人格局的要求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语出《朱舜水集·劝兴》,,其内涵表明思政建设始终在大学生课程安排和培育人才中处于重要地位,这一点在医学院校尤其明显,其思政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队伍人才建设。《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强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教育本身具有人文性。《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而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中心,不仅有医学特色课程思政的资源,同时也具备多学科互相融合的活动推广环境。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需要
   目前高校“互联网+”教育模式不断兴起,“延迟开学”“离校不离学”等突发情况趋于常态化管理,都带动着深层次、高质量、智能化的教育变革,推进着课程思政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不断赋能平安、卫生、健康、绿色、文明的高校校园建设,促使“互联网+”与思政教育活动有效融合,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服务转型。根据2022年3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对近三年来我国贯彻落实学校思政理论成效的报告,可以看到我国高校参与思政“金课”人数逐渐增多,思政教师队伍也逐渐庞大,但是思政建设的资源和平台问题亟须进一步提升。因此医学院校图书馆应该成为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首选之地,发挥集资源、空间、服务三位一体的特点,丰富人文活动内容,改变培养方法。
   二、医学高校图书馆关于课程思政的活动设计原则
   (一)基础性
   阅读推广属于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内容之一。在医学院校的阅读推广活动设计中,主要从三个层次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素质、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医学人文,这些不仅符合医学生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律,同时通过阅读活动周期性去积累和沉淀,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科学性
   回归高校阅读推广的本质,探索医学的人文呼唤,就要遵循医学生的学习轨迹、日常安排、关注热点等。通过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等研究方法确定医学生的阅读偏好,从而确定活动设计的主题;通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中借阅、到馆等情况确定活动的具体安排,从而打造人性化的培养体系。
   (三)实用性
   “阅读推广”不是空头支票,在注重形式及实施过程的同时,更要注重活动的效果和质量。设计的课程思政内容要讲究实用性,一是结合专业特点以及各学院的学科服务内容,并与各社团及学生组织开展合作;二是将多学科融合的理念融入课程思政的培养过程中,增加医学生“叙事医学”的能力,使得“新医科”教育取得育人实效。
   三、医学高校图书馆关于课程思政的活动设计主体
   (一)图书馆读者服务部门独立设计
   图书馆建立“思政建设”活动专门小组,隶属于本馆读者服务部门,设定专职人员策划活动。这样的参与主体对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具备图情素养,同时要其了解医学生思政教育内容,这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思政活动可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
   (二)图书馆与校内相关部门合作设计
   思政课程建设是学校党委、宣传部、团委等十分关注的教育问题,思政工作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图书馆与这些部门合作,有助于打造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有助于形成育人合力的局面,有助于强强联合提升影响力。
   (三)图书馆与学生社团合作设计
   该模式以图书馆为主导,学生社团合作共同完成。该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是思政活动参与的主体是学生本体,坚持“学生为本”原则,给予参与学生一定的成就感和存在感是活动设计的不竭动力;二是根据每次活动的具体内容,联系相关学生社团如心理协会、美术协会、音乐协会、书法协会等,合力设计、合力宣传、合力参与则提升了思政活动的整体水平。
   四、医学高校图书馆关于课程思政的活动内容
   根據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内容重点,结合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凸显医学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活动重点设计内容包括党史学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道德教育等。

202208180805

相关文章:
  • 1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
  • 2 基于OBE理念的智慧对分课堂设计与实践
  • 3 基于OBE理念的车辆驾驶控制系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
  • 4 幼师生情绪调控能力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 5 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下学业发展性评价研究
  • 6 信息化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在传染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
  • 7 陕西省科研经费“包干制”推进策略分析
  • 8 中文版自我概念与认同量表(SCIM)的结构及信效度检验
  • 9 Matlab软件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辅助应用
  • 10 网络PBL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