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谢云飞 朱亮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6期 本文字数:2819
[摘 要] 1+X证书实施和中高职衔接培养是目前众多高职院校的教学实施重点,以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土建类专业为例,构建了1+X证书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双主体、三递进、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型,提出了具体的人才培养实施路径和策略,实现了1+X证书实施下的中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
[关 键 词] 1+X证书;中高职;“双主体”;“三递进”;“四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6-0052-03
一、研究背景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關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以及有本专业实践经验、成绩合格的在职人员入学”,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鼓励“中高职院校在招生上优先对接”;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健全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办法”;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加强中高职衔接,推进中职和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等方面的衔接”;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启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即1+X证书制度。
在上述背景下,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交通中等专业学校、南通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报江苏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依托课题项目进行1+X证书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二、土建类专业人才的学情分析
(一)城市及基础建设发展迅速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江苏南通,区域地处长江经济带与江苏沿海经济带的交汇口,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一带一路”倡议、长三角一体化、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需要大批建筑工程、港口航道工程技术等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来支撑,为专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二)行业人才需求持续增加
学校所在地南通共有建筑企业1085家,其中特级资质24家,建筑业是南通的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地方产业的优势催生了对土建类人才的需求旺盛。同时企业对职工的知识更新、业务能力提升要求越来越高,BIM技术、信息化施工、绿色化施工、智能化施工等各类新技术不断出现,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也带来新的要求和挑战。
(三)学校人才培育的不足与困境
在学校、行业和专业迎来机会的同时,职业教育发展先后经历了冠名班、订单班及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合作模式,企业与学校进行深度校企合作的意愿始终不强,校企之间良性循环合作案例偏少,普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重形式、轻内涵”等现象,导致中高职院校土建类人才培养面临以下困境:(1)校企合作的良好机制有待完善,双方的需求“痛点”未能有机统一。目前企业与职业院校进行校企合作主要出于招工的需求,进行产学研等深度合作的意愿不强,学校往往限于自身原因,无法挖掘校企合作的亮点,导致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2)日常学习中专业岗位实践不够,目前校内较多采用实训室或者虚拟仿真教学资源进行专业岗位实践学习,不能完全达到人才培养中的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要求。(3)社会上“轻技能、重学历”的传统观念仍较深,学生基础薄弱。目前社会上家长和学生普遍对职业教育还是戴“有色眼镜”,认为职业教育的学生“低人一等”,优秀学生选择职业院校少,整体学生基础薄弱。
三、1+X证书背景下中高职土建类专业“双主体、三递进、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型构建
1+X证书背景下“双主体、三递进、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型是指在实施1+X证书背景下,学生在进行专业理论学习的同时,结合工作岗位和需求进行职业技能学习,适应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实现1+X证书下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培养,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交替实施学校本位和工作本位课程学习,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制订考核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评价方案并实施。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双主体”培养,在大一阶段,通过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的学习,从职业零基础到职业体验的初步感知,实现基本理论到职业基本技能递进;在大二阶段,通过专业职能课和选修课的学习,从简单的职业初步体验到专项职业能力的养成,实现职业基本技能到专业技能递进;在大三阶段,通过专项实训课、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课程,从专项职业能力到满足职业岗位的全面职业素养的深化,实现专业技能向职业全面能力递进,完成“三递进”。通过“双主体”育人,“三递进”学习和培养,最终实现学校学生与企业学徒身份的融合、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的学习场景融合、产教融合平台与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多维教学融合以及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的双向互通融合等“四融合”,构建中高职土建类专业1+X证书实施背景下“双主体、三递进、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型,如图1。
四、1+X证书背景下中高职土建类专业“双主体、三递进、四融合”人才培养的实践
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厅,在水路交通和港口航道交通建设方向具有鲜明特色,为多个航道局、港口航道公司和建筑施工企业培育输送了大量土建类人才。学校近年来与南京交通中专等学校合作,进行中职、高职土建类人才衔接培养,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双主体、三递进、四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在高职阶段中着重引进企业参与,在不同阶段通过理论及实践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实现从基本职业体验→专业技能熟悉→全面职业掌握的“三递进”,学校与企业“双主体”育人,学生通过“三递进”培养,最终实现学校学生与企业学徒身份的融合、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的学习场景融合、产教融合平台与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多维教学融合以及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的双向互通融合等“四融合”,解决学校学生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学校更好地进行中高职人才衔接的培养与教育。
20220818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