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潘学强 曹悦 郝晶晶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7期 本文字数:2481
[摘要]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加速发展,加之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为“互联网+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慕课的兴起,恰逢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加之其开放、多元、灵活的特点,一经出现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快速推广。通过文献调研与平台检索,回顾了慕课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慕课的建设与应用进展,查找各门课程在建设与应用中的共性、差异与不足,为后续课程开发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药物制剂技术;慕课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2)27-0044-03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药学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虽然课程定位明确、地位突出,但由于属于典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与技能点颇多。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节奏过快,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较差[1],加之学生缺乏知识迁移的能力,常常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2]。近年来,关于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逐渐深入,从早期微课资源的制作与使用,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2],再到智慧化教学平台(如云班课、雨课堂等)的使用[3],正逐步朝着集成化程度更高、“流量”更足的慕课方向发展。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简称,英文缩写为MOOC。本文从慕课在我国的发展与建设历程出发,回顾分析了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慕课的建设与应用研究進展,探讨了各门课程建设与应用中的共性、差异与不足,以期为后续课程的开发与推广应用积累经验,提供参考。
一、慕课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回顾
MOOC这一概念最早是2008年由加拿大学者David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首次提出的。2012年经美国Coursera、MITx和Udacity三家企业的推广,很快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4],因此《纽约时报》把2012年称作全球的“MOOC元年”[5]。之后,慕课逐渐传入我国。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曾指出,2013年是我国的“慕课元年”[6]。时至今日,慕课的建设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精品课程建设阶段、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阶段和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阶段[7]。
第一阶段,精品课程建设阶段,主要为2003年至2011年。这段时期MOOC在全球仍处于萌芽阶段,尚未得到广泛认可。我国在此期间主导的是精品课程建设,此处的“精品课程”主要指的是线下课程。截至2010年末,全国共建设了391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其中,本科课程2500余门,而高职高专类课程仅1000余门。
第二阶段,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阶段,主要为2011年至2015年。正是在这段时期内MOOC的概念传入我国,,并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教育部高瞻远瞩,加强了我国“精品开放课程”的顶层设计,使得当时评出的部分课程已经初步具备了MOOC的特点。当时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截至2015年底,仅在“爱课程网”发布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就达到了379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更达到了2686门,其中本科1767门,高职759门,网络课程160门。
第三阶段,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阶段,主要指2015年至今。随着2013年中国“慕课元年”的到来,前期建设的“精品开放课程”更加充分地汲取MOOC的优势,朝着更加优质、更加人性化、更加科学化的方向不断迈进。截至2020年,我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3.4万门,学习人数达1.5亿人次。自2017年以来,共认定了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390门,包括本科类课程1158门,高职高专类课程232门。
基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虽然我国慕课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比本科类院校与高职高专类院校的数据我们发现,本科类院校在慕课的建设与应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高职高专类院校慕课建设则亟待加强。
二、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慕课的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
(一)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慕课的建设情况
随着慕课浪潮在我国的兴起,加之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移动终端的加快普及,为慕课的建设与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越来越多的课程都在前期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上,逐步朝着慕课的方向发展。在早期的慕课教学中,大多以通识课为主,因为这些课程的专业性较低,专业词汇较少,能够被大部分社会学习者所接受[8]。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作为典型的专业课,同时又是理实一体化课程,在慕课的建设方面尚处于探索与起步阶段。为了摸清现阶段我国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慕课的建设情况,笔者对目前国内较为成熟、上线课程及使用人数较多的慕课平台[9]进行了检索,包括“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人卫慕课”5大平台,发现已建成的药物制剂技术慕课共6门,包括: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的由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发的药物制剂课程、由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发的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及由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开发的药物制剂技术课程3门;在人卫慕课平台上线的由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开发的药物制剂技术课程1门;在智慧树平台上线的由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开发的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由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开发的药物制剂课程2门。
而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各门课程虽然开设内容不尽相同,但基本都涵盖了药物制剂认知、液体制剂、无菌制剂、普通固体制剂、其他制剂及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等重点教学内容。课程开课周数在14~20周不等,基本与线下课程开课周期相同,大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部分课程仍然按章节顺序编排,有些更是与教材章节顺序基本相同,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有些课程则对教学内容按模块进行了整体重组,使得课程内容显得结构清晰、逻辑清楚。
202209012148